聚焦文体思维 落实语文要素
——《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学反思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本单元以“好习惯”为主题进行编排,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懂得一心一意做事的道理, 语文要素是“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和“根据课文信息进行简单的推断”。为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一、聚焦体裁,童化故事
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趣味,常会借助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来描述故事情节,展现故事内容。在《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童话故事中,孩子们借助插图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故事中出现的人物:老虎、狗熊、大灰狼、狐狸、梅花鹿。这些动物形象无疑勾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就是童话体裁课文的优势之处,童话体裁与孩子的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开展教学时从故事入手,在阅读中,让学生了解狗熊是如何一步一步把通知说清楚的,理解了文中的动物形象。狗熊是尽职的, 每次通知都一连说了十遍, 每次发现问题都先请示老虎;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会说“对, 对, 对”或者“有道理, 有道理”;他知错就改, 共播了四次通知, 每次都有进步。狐狸、大灰狼、梅花鹿是着急的, 他们是“奔来”“跑来”的, 还说“你说一百遍, 大会也开不起来”;他们是热心的, 在听到狗熊的疑问时, 都会耐心地回答。
二、关注语言,创设情境
《动物王国开大会》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 以祈使句和疑问句为主, 且有重复。因此品读本文时,我创设了动物王国的情境,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 以此来更好地体会童话语言的想象之美。比如课文中最典型的祈使句之处在狗熊的四次通知中, 所以在读祈使句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号召的语气, 随着通知内容慢慢变得具体, 祈使句的语气也要越来越强烈, 读出感叹号的意义。同时, 读狗熊的话时应将“注意”“都”“准”等关键字词加重,让孩子们想象自己此时此刻就身处于动物王国,自己就是那只发布通知的狗熊,自然而然中,孩子们祈使句的语气也会读得越来越好。
三、把握结构,感知内容
《动物王国开大会》行文中用的是反复结构, 这种结构在童话故事中是最常见的, 也是最经典的。这样的反复结构主要体现在“狗熊通知—狐狸帮助—狗熊问老虎—狗熊通知—大灰狼帮助—狗熊问老虎—狗熊通知—梅花鹿帮忙—狗熊问老虎—狗熊通知”。情节具有相似性, 语言也具有相似性, 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中, 新的元素慢慢加入, 实现了文本的故事性和应用性的整合。基于文本特点,我又在学生了解故事、感知情节的基础上,利用文本所传达出来的信息,相机进行与通知相关的实践,比如通知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避免了生硬的线性教学,将关注点浸润在了故事的结构和情境中,让学生在了解和把握故事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本课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除此之外,反复结构的故事更适合用朗读的方式,深化感知。在进行教学时,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化身为“童话人物”, 演绎这样的结构和情节,把儿童化进故事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置身于童话世界, 成为其中一员, 获得想象中的成就感、愉悦感,促使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动的语言训练, 并且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