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湖区初中语文教研员王伟老师来到我校,对我校初三年级语文复习工作进行深入了解与指导, 边小妹副校长、严国元副校长和学管中心李娟琴老师进行了接待并一同听课。王伟老师不仅对我校初三年级每位语文老师进行了听课考察,还听取了初三年级备课组长徐帆老师关于学校第一轮中考复习工作的汇报。活动的最后,王老师对我校初三语文复习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从质量分析、迁移运用和增长点的角度给出了具体建议。
上午第二三节课,王老师首先对初三年级的5位老师进行了走动式听课。这段时间,我校初三年级语文复习的内容是古诗词、文言文和名著阅读。
资深骨干教师丁莉军老师上的是《古诗文中的意象寄托的情思》,她从课文中涉及到的意象如松、梅、莲、菊等入手,接着从课内引申到课外,引申到各地中考真题,重点探究了“竹”意象在古诗文中寄托的情思。课堂诗意盎然,讲解深入浅出,同时注意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
中青年骨干徐帆和杨黎老师上的都是《文言文文意理解分析题》,显示出我校初三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综合智慧。课堂从中考考点解析开始,从21年真题入手,再到20年真题,19年真题,最后理清文意理解题答题思路。课堂摒弃了其他细枝末节,聚焦文言文中的文意理解分析题这一题型,帮助学生理清这一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实用性高。
后起之秀赵燕红老师的课堂主题是《名著及其阅读方法的讲解》。赵老师精心选取了几位学生的真实答案进行展示,分析普通答案和满分答案的区别,找到得分要诀。课堂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贴近学生,紧抓痛点,将现代诗歌、古典小说和纪实作品阅读的要点勾连串讲,做到了“以生为本”。
崔佳音老师上的是《古诗词鉴赏复习之比较阅读》,课堂容量大且亮点频出。她从单篇诗词鉴赏入手,以课内诗词鉴赏知识为基础,设置了一个诗词鉴赏闯关情境,两个小组合作活动,给出三个锦囊,得到四个宝典。总结出单篇古诗阅读方法后,再着力攻破比较阅读的四个核心考点,学生明显觉得化繁为简,游刃有余了。课堂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崔老师对各种软件的灵活运用,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给初三课堂增加了许多趣味——讨论时间的计时器,截止时是有钟声的,很好地节约了课堂时间;用班级优化大师来抽点学生,恰好应对初三学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的实际,紧张刺激而又格外公平。
第四节课到中午午休时间,初三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我校语文教研组长沈小燕老师,还有学管中心主任李娟琴老师齐聚二楼会议室,聆听初三备课组长徐帆老师的报告,教研员王伟老师给我们的建议。
徐帆老师汇报的主题是“跟时间抢复习”。我校初三备课组成员都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研讨氛围好,总是群策群力解决教学疑难问题。进入初三后,备课组加强了对课标的研读,命题技术的理论性学习以及近三年杭州各区模拟卷、省内各地市的中考试题的研究与整理,老师们试题研究能力提高。
初三复习,省时高质是一大目标,我校初三备课组在上学期期末就制定好了复习计划,尤其关注复习内容的整合和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字词基础方面,重落实、重积累、尽量不占用课堂时间。其他方面则采用渗透式复习、迁移式复习和任务式学习来省时提效——实抓基础、活析阅读、常做文言、精讲写作、精准个辅,处处渗透复习知识;一方面依托九下课文进行中考小说、议论文复习指导,另一方面以题型为线索进行串讲,课课注意迁移运用;变单篇阅读为群文阅读,变纵向信息筛选为横向信息筛选,变思考式答题为探究式学习,变阅读能力考查为听、读、写、社会交际等综合能力的考查,以任务式学习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总而言之,整个初三备课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信一模时定能再次进步。
临近中午,即使下午还要到其他学校听课研讨,事务繁忙到差点吃不上午饭,王伟老师依然兢兢业业,与老师们分享了她于初三语文复习的种种心得。王伟老师对我校初三语文备课组在过去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并鼓励大家继续进步,再创佳绩。初三复习就是“补洞”,要学会质量分析,找到学生真正的漏洞,并在课堂上搭建支架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进步。王老师高度肯定了徐帆组长对于迁移式教学的重视与运用,尤其是徐帆老师在“岁月如歌主题综合性学习”说课中对全册知识的成功整合。她建议老师们借助项目化学习的形式来应对情境化试题,注意网状串连知识点,同时希望老师多多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灵活激励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
初三阶段,千头万绪,没有哪个老师不是极其忙碌的,而初三语文备课组依然能沉心研究,整合迁移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优化课堂设计,也难怪整个年级的学习氛围蒸蒸日上。本次初三听课教研活动到此圆满结束,相信他们定能在一模乃至中考中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