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践行202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习并提高教学质量。2023年11月30日,杭州市西溪(吉鸿)中学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决赛,共7位老师参与展示,全体青年教师进行了观摩学习。
凌瑞老师以视频“全世界等杭州”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堂课以“潮”为主要线索划分为四个部分。在“潮生”这一环节,凌老师通过补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杭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潮起”环节通过探究杭州文明源头——“良渚”的地理环境和文明成就,帮助学生认识杭州良渚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潮涌”环节,凌老师通过让学生对比古今大运河来理解大运河的变化及对杭州发展的价值。“潮鸣”环节,凌老师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补充材料来帮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杭州城市繁荣的表现及原因。最后,凌老师联系当下“city walk”热潮,希望学生能够多关注杭州的历史文化游览点,开展一场城市漫步,感受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谷心旸老师执教的是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本课以学生主持人作为开场,宣布课堂上即将开展一场“2024年杭州市优秀文化遗产项目评选大会”。评选大会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文化遗产我来寻”谷老师以热身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接龙报出自己所知的文化遗产。环节二“文化遗产我来申”环节,入选的两支非遗代表队“西湖代表队”和“良渚代表队”相互pk,分别展示各自的文化遗传实地考察表,现场的学生评委进行评价提问,模拟申请会真实情境。环节三“文化遗产我来护”,针对文化遗产现状设置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虎跑泉”和“杭绣”代表队相互pk,分别展示自己对文化遗产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戴汀老师以西溪中学学生参加过的活动作为导入,代入真实情境,有效复习月份、日期的表达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堂氛围。在此之后,戴老师向学生发布项目任务:借助日历向他人介绍本学期的活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决定这学期的活动安排。自然渡到阅读文本,通过“What, When, Where, How”四个关键词,理顺文本。最后,借助checklist更好地完成项目任务,每个小组述自己的活动安排。
杨灵静老师创编国家安全宣传手册作为任务主线。一开始,杨老师以游戏热身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杨老师进行了国家安全知识的科普,这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在探究新知环节,杨老师利用三个篇章,万里江山有你皆安、山河虽安心系国防和全民共担家国永安,串联维护国家安全一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宣传手册。利用军人身影剪贴画的形式带学生领会军人精神,并通过三个问题循序渐进理解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意义。而后巧妙运用入境物品携带指南,引出国家存在哪些范围的安全问题,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手册中如何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安全一栏。最后学生综合上述所学,以新时代初中生身份发出倡议。
李睿杰老师执教的《足球:提高1V1运球变向突破能力》紧紧围绕体育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教学内容结构化、课堂内容小组化、教法学法问题化、教学评价精准化。从徒手模仿练习、持球变向练习、加速变向练习、真人模拟练习到过人射门练习,难度层层提升,通过不断示范讲解、练习、纠错、再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整节课学生充分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徐贺龙老师执教内容为九年级上册《圆的复习》,徐老师利用折纸引导学生思考各种折叠方式背后运用了哪些数学定律,并且利用这些定律分析,进行一题多解。课堂中层层递进,通过例题的讲解板书,学生的当堂练习,落实了圆相关知识的计算。整节课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润物细无声地落实了数学核心素养。
鲁娟老师执教的《实验室废液处理的背后——酸碱盐复习》一课,从日本核污水排海切入,基于生活情境提出科学问题——实验室废液成分与处理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分析实验室废液的成分,利用Pta量表让学生进行互评自评。通过项目化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回顾总结酸碱盐的性质,并且利用性质进行实验操作,增进学生理解,充分印证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潜心思考,方能问道远方。展示课后,校内外专家与青年教师深入教研,就其课堂设计与教学表现进行探讨,在互动交流中,每位青年教师都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项目化教学的深刻内核,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发扬长处、互相学习,同时补充短板,全面发展。
群“英”汇聚展“英”姿,以赛促教赋新能。本次优质课评审活动以实战为基础,以赛促教,有效引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为青年教师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们不断求索,践行新课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