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有思,思而行远 —记廖彬首席工作室&西溪中学英语教研组共探“项目化教学”

作者:          来源:学校信息网          日期:2021-10-29

入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026日下午,继上周西湖区全体英语老师集中项目化学习之后,廖彬首席工作室携手西溪中学英语教研组,走进优秀青年教师的创新课堂,共研阅读项目化教学模式,共促学教方式新变革,共探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新方法。 

· 项目课堂,问题驱动

本次执教的张宏远老师以“2022冬奥在即,外国友人齐聚中国,为宣传中国文化和体育精神,请选择一个中国卡通人物,介绍给全世界”该驱动问题入手,从八上Unit5的课文Micky Mouse的例子迁移到项目设计中,引导学生关注介绍卡通人物的几个要点:basic information, reasons for being popular, facts of being famous,并通过一系列的听说读的教学活动,巩固整合了语言知识,为知识的迁移和项目化的产出做好了铺垫。本节课始终围绕着“介绍卡通人物”这一驱动问题展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项目的趣味性和实际意义高涨,而这也是项目化教学的意义所在。

·个体探索,集体精进

课后,全体老师叹于张老师的个人语言素养和教学能力,更感动于张老师对项目化教学勇于创新和敢于尝试的精神。

初一备课组

初一备课组代表戴汀老师认为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过渡非常自然,项目化教学和课内教学的时间分配非常合理,各个子任务的处理非常灵活,存在的困惑就是:一个完整的PBL教学需要10节课完成,如何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完成PBL教学?学生的知识非常有限,如何在课外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获得本项目需要的知识输入?

初二备课组

初二备课组代表楼秋阳老师对本节课的几个教学细节提出了建议;他们组认为课堂上PBL教学不在于每节课都要有项目化教学的体现,而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只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有引导学生通过PBL方式进行学习或者建议学生把英语和其它学科进行融合,就能达到很好的育人目的。

初三备课组

初三备课组代表王晓芬老师提到了PBL教学的五个简单的流程:1.引入项目;2建构知识与能力;3.形成初步的结果; 4.展示与评价;5.反思。驱动问题和小组分工合作是项目化学习的两个核心问题,这两个元素在这节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如何在文本解读中也能小组合作,项目化的精神就能贯穿整个课堂,得以更好体现。小组展示环节可以跟上评价,评价方式可以采用鲍博士提出的PDQ:我看到的什么,我觉得亮点是什么,我的建议是什么。她认为目前我们的PBL教学是还在探索的过程----怎么样以浓缩的一节课解决一个大概念,延伸到一个大单元,是张老师这节探索课最大的价值所在,更是我们全体老师不断前行的不竭助力。

廖彬工作室成员代表发言

廖彬工作室成员代表老师认为本节课从开始的任务到最后的输出,包括中间的学习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如何介绍卡通人物”这一主线;老师认为课堂可以更加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和固定的一些表达的输入,对文本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更加多元化,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课文中but,however等词的作用。最后老师提出在PBL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教师具体怎么做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远·首席引领,行以致远

廖彬首席老师:廖老师认为本节课已经具备了项目化教学的很多关键性元素已经做到了但是真正要做到“神”似,还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地摸索与总结。廖老师对阅读项目化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1.教师可以布置更加明确的课堂任务;2.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补充资料;3.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廖老师认为项目化教学也要保留传统课堂和教学的优秀做法;她认为项目化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怎么样让活动更加真实化,情景化,有效化,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能够真正学有所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教研相融,行而有思,思而行远,大道行思,取而行远。

     我们一直在路上。

IMG_8828.JPG






附件下载:
[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