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动,信息技术协同教研促教师成长

作者:          来源:学校信息网          日期:2021-06-07

四校联动,信息技术协同教研促教师成长


2021年6月3日下午,西溪中学、三墩中学、文理中学、浙工大附属实验学校在西溪中学联合开展了主题为“新理念 新教材 新教法”的信息技术学科校际交流教研活动。

面对七年级的新教材中,算法和数据结构是中学生比较难懂和接受的知识,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及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来让学生学习是我们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困扰的难题。为了准确解读教材,把握教学方向,将教学中的疑难课题作为研讨主题,本次活动开展了《初始数据结构》一课的同课异构,共同研讨共同进步。


4.jpg


首先上课的是来自浙工大附属实验学校的沈兰老师,沈老师以如何将仓库的鞋进行订单打包的真实情境导入,引出数据结构的概念。结合生活情境,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问题进行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同时采用动态互动的教学PPT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更集中。在介绍数据结构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时用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互动课件将练习用游戏化的形式组织,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沈老师整堂课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体现了沈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

接下来同课异构的是三墩中学的王萍萍老师,王老师以“我的图书馆”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平常如何来存储管理家里的书柜或者学校的图书角,从真实情境中引出数据结构,并引导学生学习数据机构的必要性。然后学生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数据机构的常见结构,在栈的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演示,将课堂推向高潮。整堂课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构思精巧。

最后西溪中学的严晓君为我们带来了《画程软件》的微讲座,严老师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八年级的编程课是老师们比较困扰的主题,许多老师纠结在学生编不出来代码而困扰。而严老师的画程强调的是算法的思想,严老师认为python课程要以学生和思维为中心,让数据、算法内容回归核心价值,程序代码需要可隐可现。听了严老师的微讲座,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严晓君(讲座).jpg


    四校的联手交流和教研互动,使得本次教研活动更加充实有效。相信也会让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附件下载:
[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