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艺联手共研修 开发课堂新生态——西溪中学史艺联合教研活动

作者:          来源:学校信息网          日期:2021-05-06

史艺联手共研修 开发课堂新生态

                                                ——西溪中学史艺联合教研活动

史|艺|学|科|联|合|教|

      日前,为了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西溪中学历史组与艺术组联手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组织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何建芳校长带队,历史和艺术备课组全体成员参与。首先是周峰老师带来的《运用剪映等APP录制课堂片段进行操作性评价》的分享,让全体老师受益匪浅。接下来是钟锐老师的《地理微课的制作》的展示,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互学互鉴互进,讨论如何将师加网线上研训所学信息技术用实、用活、用巧在教学里。

       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新的火花,于是在研讨结束后全体成员来到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乐居长安》展览进行研学,借欣赏文物和艺术品原作,感受经典作品的精髓。通过校馆合作实物教学的机会,近距离的感受文物的独特魅力,与文物对话、和先辈共情,培养老师的实物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搜集了丰富的素材以备教学所需。

微信图片_20210506095612.jpg


乐居长安,盛世大唐

微信图片_20210506095649.jpg

       在中国历史的鸿篇巨制中,“唐代”是最为辉煌灿烂的精彩篇章。作为中国历史上国力最盛、历时最长、影响力最为深远的王朝之一,唐代的强盛使得唐人拥有更为开阔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开拓进取是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有唐一代的雄浑交响曲中,“长安”是最为磅礴动人的华彩乐章。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和当时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唐都长安的魅力吸引着各种文明在这里汇聚、碰撞,兼收并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气魄。本次展览不同于以往的学术展览,特别遴选一百七十六件唐代精品文物,为老师们徐徐展开一幅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通过衣食住行乐这几个方面一起走进大唐、走进长安,重温日常里的盛世中国。

了解长安城的衣食住行娱

      唐长安城面积达84平方公里,分为外郭城、皇城和宫城,是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据历代文献、考古勘探与发掘成果显示,唐长安城有着巍峨高耸的宫殿、恢宏壮丽的官署、门巷修直的里坊、匠心独具的宅第,以及香烟袅袅的佛寺道观、繁华兴旺的东西两市,堪称当时世界范围内一座极度繁华、富庶、文明的国际大都会。

微信图片_20210506095705.jpg

       唐代服饰特色鲜明,质地、款式、色彩、图案等丰富多样,官、士、农、工、商之服各得其宜。唐初服饰崇尚简约,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渐向奢侈豪华演进。男服严格遵循服色、配饰的等级制度,体现礼仪尊卑;女服从“小头鞋履窄衣裳”到“时世宽装束”,以着男装与胡服为时尚,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丰美华丽的盛世景象。走进展厅可以看到装扮各异的陶俑。

      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制造业持续发展,海内富实,物产丰饶。纵横全国的交通网络遍布四方,水陆运道畅通无阻,各州府及四夷属国的物产、土贡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都城长安,百物齐备,精美绝伦,以供长安城中朝廷及官民的日用消费。齐纨、鲁缟、蜀锦、吴绫,邢窑白瓷、越窑青瓷、扬州铜镜,岭南的玳瑁、珊瑚、香药,西域的金银器、琉璃、珠宝等从四面八方汇集长安,以至于长安城的东西两市,店肆林立,百货盈集。

      唐代长安的饮食生活花样繁多,域内外名品菜肴尽汇于此。品种多样,市场供应便利,馒头、馄饨、饺子、包子、点心等都已出现。长安城内外,食肆林立,酒馔丰溢,同时茶道渐兴,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及至现在,海外各处唐人街的饮食店中,冠之唐名的菜品、点心乃至名目繁多的仿唐食品比比皆是,影响深远。唐代全国各地通往长安的官街驿路四通八达,长安城区道路系统则更为完备。朝廷出行的仪仗队伍、狩猎归来的皇室贵族、络绎入城的西域商队、入朝觐见的外国使臣、逾海而至的留学僧侣,络绎不绝地穿梭往来于长安城中。二月早春之际,城中仕女纷纷骑马驾车郊外踏青;“帝城欲春暮,喧喧车马渡”,牡丹盛开时节,长安城内馨香满路,大户小家纷纷相随,游赏买花;上巳、寒食、清明、重阳之时,大街上更是熙熙攘攘、车马拥塞,热闹非凡。

     高度繁荣的社会经济为长安人的娱乐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开放的社会风气及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促进了长安乐舞、杂技、竞技等“散乐百戏”的创新发展,长安人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音乐、舞蹈、游戏、杂技、击鞠、蹴鞠、博弈等异彩纷呈。尤其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发达畅通,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娱乐活动互鉴相融,域外的乐舞竞技传入中原,为长安人多元化的休闲生活提供了诸多选择。

     通过本次研修活动,老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又开发出优质课堂的多媒体素材,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拓展课堂新生态





附件下载:
[ ]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