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工天地>教研活动

联合教研促成长 研讨交流展新篇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材解读活动

作者:秀水二年级组 金若婷 来源:各教研组 日期:2025-02-27

   2025年2月13日,杭州市秀水小学和政苑小学联合开展新学期首次教材解读活动。两校教师聚焦教材解读与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分享、跨学科点评及模拟课堂等形式展开深度交流,共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新路径。

语文组

一年级组立足新课标理念,张琪老师从教材修订对比、单元教学重难点、知识结构图谱等六个维度系统解读第一单元;严明慧老师创新构建“三位一体”框架,解析单元文本特征与学习任务群架构。李嘉、王欢雨、王丽、陈智婷、洪潇洁五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小青蛙》《春夏秋冬》(同课异构)《姓氏歌》等模拟课堂,融合游戏化识字、诗词吟诵、自然观察、文化探究及多模态资源,展现多元教学路径。

  二年级组联合教研中,汪吉珍、蒋梦炜老师分别深入剖析第一、二单元内容框架与教学建议。政苑校区郭予卿、张悦、杨雨婷三位教师围绕《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进行无生试讲;秀水校区俞琦乐、郎雨璐、孔佳静、任江霞四位教师则以《古诗二首》《开满鲜花的小路》《找春天》展开实践。汪吉珍、孔晓菲、陈国英及蒋梦炜、孔晓菲、汪吉珍老师分别对试讲精准点评,直指核心优化设计。苏峰老师总结强调学生主体性,为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动力。

三年级组聚焦单元整体设计,井钦伟老师勾连前册要素,围绕“分清文章主次”设定任务。刘楠老师执教《荷花》,从文本理解、艺术鉴赏到生活拓展层层推进;方季萍、汤徐斓、王小飞、沈康祺四位教师针对课堂提出优化建议,助力教学策略精细化。

四年级组利用大单元整组,推进高效教学,章佳婷老师、毛杭月老师分别对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以“美丽乡村行”为大单元主题,下分三大任务展开教学。王洁老师和王琦琦老师分别对口语交际《转述》以及《乡下人家》进行了模拟上课展示,最后张艳老师进行了模拟上课点评,帮助梳理更清晰递进的框架,同时引出更深层的思辨性问题,体现思辨课堂的实践落地。

五年级组注重大单元教学设计。凌珊老师、何越嘉老师分别对五下第一和第二单元做了深入的教材分析,并提出古典名著单元可结合第三单元任务群进行大单元整合。王乙淏老师、郑燕婷老师则进行了《祖父的园子》模拟上课展示,吴绣清老师做了课例点评,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最后,两校老师对单元卷、专项练习的命题分工进行了讨论。

六年级组注重文化传承与学法迁移,花莉平老师以“文章主次”为线索解析单元。贾欣然老师创设“共赏民俗文化”“民俗表达与交流”任务,迁移学习方法;喻洋洋老师执教《北京的春节》,梳理关键词句品悟习俗;李思颖老师以“家乡风俗短视频”勾连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写法、理清脉络,实现以读促悟。

数学组

一年级组结合新课标,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先由秀水小学蒋莱萱老师对第一单元“认识平面图形”展开系统性解读,并详细剖析了三节典型课例。别旭阳老师从跨学科视角进行点评,提出“将图形拼组与身体动作结合”的创新建议,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灵感。政苑小学潘斐斐老师针对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新旧教材对比分析,指出新版教材在情境创设与算法多样化上的优化亮点。秀水小学章佳豪老师现场呈现“平面图形拼组”模拟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展现了“做中学”理念的落地实践。

二年级组突出数学本质,发展核心素养。章雅黛老师聚焦于第一单元《数据收集与整理》,依据课标要求,强调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吴绚灿老师则对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从教材的整体架构、知识的前后联系、核心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金若婷老师、徐舒婕老师和姚星辰老师分别对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三节关键课程进行了模拟上课展示。三位老师的模拟上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二年级数学教学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例。

三年级组注重单元整体设计。吴萱翔老师围绕教学重难点、课例、习题深入解读第一单元,并对本单元实践作业进行了创新设计。周倩霞老师从课标出发解读第二单元,对课时划分和单元整体教学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对重点课例进行分析。付晨晨老师进行了《认识方向》的教学,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逐步掌握东南西北。闻雯老师模拟上课的内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开启课,强调计数单位,充分让学生感受了运算的一致性。最后,孔菊芬老师和许海燕老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传授难点课例的教学策略。

四年级组深耕教材,精准施策。两位备课组长分别对第一、二单元进行了系统解读。卢晓萍老师进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特别围绕核心课例,从问题情境、解题思路到答题策略进行了细致剖析。袁小萍老师聚焦第二单元,围绕难点,创新提出“逐列计数法”,结合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突破空间想象障碍。随后,四位年轻教师张甜灵、胡超穗、马怡纯、廖琪依次登台,呈现了精彩纷呈的模拟课堂。最后,袁小萍与卢晓萍老师分别进行点评,为新教师成长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年级组基于教材和学情,创新立意。叶晨老师从课标出发,明确单元目标、重难点,并对第一单元的两节课例进行解读。吴老师从第二单元的知识图谱、学情分析、学程设计三部分开展解读,并对核心课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吴慧颖老师对第一单元核心课例“正方体家族”进行模拟上课,以“抓住破坏王”为主题,让学生化身小侦探,掌握观察物体的三要素。最后,罗曼老师对五年级数学组的解读、模拟上课做了总结。她建议老师们要将正方体实物道具融入课堂,给孩子们思维支架。

六年级组联合教研活动中,张冬萍老师精彩解读了第一二单元教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刘理明老师紧随其后,对第三单元教材进行了细致剖析,见解独到。在模拟上课环节,杨佳佳老师以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为例,生动展现了教学风采。李昱茜老师则通过模拟“数轴上的负数”,直观呈现了负数概念。

英语组

两校区四位教师分别解读了四个年级第一个单元的内容,从单元主题、教学内容、学情、单元评价等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整体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如何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出更生动、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叶然老师和陈伟婷老师进行了五年级下册Unit 1 Read and write与三年级下册Unit 1 Alet's talk 两课时的模拟上课。叶然老师通过say you,say me的活动引入Robinson的故事,再通过8个任务完成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最后猜测故事的结局,并写一封信告诉Robinson 每天的活动,进行小练笔。陈伟婷老师通过班级欢迎新同学的情境展开,进入Zhang Peng和Amy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的情境,再通过匹配、角色扮演、做调查等形式操练语言知识。探索学生应如何使用英语和新朋友打招呼,了解新同学的基本信息。

各位老师还一起分享了寒假备课的一些感想。陶洁老师对六位老师的教材解读和模拟上课进行了点评,并对活动做了总结。

 

科学组

三年级由张钱龙老师进行解读,张老师建议对于科学课本中的前沿人物的生平事迹教师要有所了解,可以讲给学生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老师对三年级下册的单元内容涉及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一一对应,再对第一单元的每一课进行了解读,分析每个课堂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且张老师对比不同课之间的差异,结合前后两课的异同点给出了教学建议。 

四年级由孙漂漂老师进行解读,孙老师对书本封面的植物进行了了解和介绍。然后对教材单元设计意图、教材特点。从文本语言如专有名词、科学插图进行了罗列。根据凤仙花的植物生长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了改变,合理安排了课程时间。对需要提前设计任务的课程,进行了重点提醒。

五年级由汪金苏老师进行解读,汪老师对单元的中包含的学科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应,把整个单元的目标进行了明确,分析单元中学习内容结构,分为了开篇,探索,升华三个模块,理出了一条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并对每一课的环节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每个实验探究中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实验结果,并给出改进指导意见。

六年级由方轶婷老师进行解读,方老师对第一单元进行了内容的总体介绍,对单元的中包含的学科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应。对单元的编排思路进行的一一阐述。对本单元中每一课的实验的实践操作中学生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给出了建议。

在四个年级教材解读环节后,进行了模拟上课。魏强老师上了五年级《种子发芽实验》,王碧青老师上了六年级《了解我们的住房》。老师们在交流研讨中共同明确下学期的前进方向。

音乐组

两校8位音乐老师首先围绕六个年级的第一、二单元内容,逐一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教材解读。不仅从单元主题、核心教学内容出发,还细致入微地进行了学情分析,并精心规划了相应的教学措施,将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融入其中,分享了如何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设计出既富有创意又极具实效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紧接着李芳冰老师与杨宸婕老师以《春到沂河》和《土风舞》为例,进行了一场生动形象的模拟授课展示。两位老师以其精湛的教学技艺、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力,将课堂演绎得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深刻体现了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完美融合,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高度评价。李芳冰老师以其深情并茂的引导,让《春到沂河》的旋律仿佛引领听众漫步于春日河畔,而杨宸婕老师则通过《土风舞》的欢快节奏,成功点燃了课堂的活力与热情,两位老师的精彩演绎,无疑为本次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随后,周迎、罗曼老师以及张宛鑫老师对模拟授课进行了深入点评,不仅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亮点与创新之处,也中肯地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强调了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鼓励所有教师继续探索与实践,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教学中。

体育组

首先由秀水小学马宏壮老师对《三年级:多种形式的跑》教材进行了深入解读。马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如何将趣味性融入跑步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宝贵经验。

随后,政苑小学朱亚芳老师对《二年级:多种形式的跳跃》教材进行了解读。朱老师以“快乐跳跃”为主题,从教材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入手,分析了不同跳跃形式的特点和教学要点,并提出了“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策略,为低年级跳跃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在模拟上课环节,政苑小学唐礼瑞老师以《二年级:多种形式障碍跑的练习方法》为主题,呈现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模拟课堂。唐老师巧妙运用器材,创设了趣味盎然的障碍跑场景,引导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障碍跑的技巧,体验运动的乐趣。秀水小学叶希遥老师则以《四年级:折返跑的动作方法》为主题,展示了一堂充满挑战的模拟课堂。叶老师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了不同难度的折返跑练习,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时反馈学生运动数据,帮助学生科学锻炼,提升运动技能。

模拟上课结束后,两校体育组老师进行了热烈的点评和交流。老师们一致认为,四位老师的教材解读和模拟上课展示准备充分、设计巧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最后,政苑小学单奕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单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成效,并希望两校体育组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体育教学新方法、新模式,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美术组

首先由两校教研组组长王娟、王霁焱两位老师进行教材解读,两位老师立足1-6年级教材,系统梳理了各学段教学脉络,提炼育人价值与实施策略。

接着由两校老师进行模拟上课,吴静娴老师、赵文怡老师分别进行《绿色家园》《台灯造型设计》的模拟课堂展示,以情境赋能,突破难点,两位老师设计生动的课堂情境,借助教具,导入课堂;通过“问题链+任务驱动”激活学生思维,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教学的新思路。

最后由沈洁校长进行总结提炼,肯定了老师们对新教材中大单元思想的思考设计,和对老教材中课堂实践的新想法。正在新老教材交替期,虽然理念在变,但核心不变,我们更要做好平时的扎实落实。

信息科技组

陈煜昱老师针对六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她详细分析了教材的编排特点,指出本册教材是之前学习内容的拓展延伸,同时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聚焦算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陈老师还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过程与控制的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她的分享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

接下来高旭东老师进行了模拟上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身边的系统》。高老师以问题的方式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系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住房系统、照明系统等,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的概念。他还设计了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系统”的组成和特征。高老师的课堂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其他教师提供了生动的教学示范。

在陈煜昱老师和高旭东老师的分享之后,组内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实施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最后,沈国荣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指导,并对新学期的学科工作进行了布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科技课程的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教材解读活动,老师们对新教材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明确了新学期的教学方向和重点。既保留每位教师的个性化探索,又凝聚集体智慧,为新学期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金若婷

图片:各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