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2025年度工作计划
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25年,西湖职高将继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基准,深入贯彻《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浙江省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要求,以及西湖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内涵建设,优化治理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党建引领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效能
继续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学校发展方向正确,决策科学民主。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同时,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推动清廉学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结合“清廉学校”建设要求,完善学校内控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三、工作目标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以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为契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社会服务
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开展技术研发、技能培训、咨询服务等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重点工作
(一)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1.对接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在新时代背景下,西湖职高将密切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作为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通过定期的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我们将精准把握各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动态,适时增设或调整专业方向,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寻求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课程和教学资源,引入行业最新技术和标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西湖职高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将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剔除过时内容,融入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确保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大幅增加实训课程和实习实训的比重,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和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实施“名师工程”,培养骨干教师
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选拔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2.完善师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外出考察学习、校内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三)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1.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积极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机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用合作。通过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能培训等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1.拓展社会培训业务,服务终身学习体系
发挥学校职业教育优势,积极拓展社会培训业务。针对企业员工、社会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满足社会多元化学习需求。
2.加强社区服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加强学校管理与服务
1.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2.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后勤服务、图书资料、实验实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资助工作,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成长成才。
(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1.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积极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和资源。
(七)强化安全稳定工作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维护校园稳定和谐
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问题。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共同维护校园稳定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