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实践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生活品质

来源:原创作者: 王文涛发表日期: 2014/12/24 11:57:55查看权限:完全公开

   

改善民生,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西湖区唯一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怎样才能承担起辅助区域人民提升生活品质的的责任呢?近日,西湖职高培训部门协同烹饪组两位老师走进文三街小学教育集团,为集团食堂员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集团全体教师做了“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南”的专题报告。

2012115日,西湖职高厉志光、周堉老师应邀来到文三街小学教育集团,为食堂员工解决了操作疑惑,向教师普及了营养知识。这既是送技能进社区,把我们的专业知识服务于更多有需要的人们,也是西湖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尝试。

文三教育集团嘉绿苑校区的食堂工作人员,为提高服务质量,注重营养的搭配和品种的多样,但在为师生准备早餐时,发现制作出的馒头起发效果不好、留置后生硬难吃,影响了产品的品质,虽几经同事的研讨,问题一直没有很大的改观。

西湖职高了解到这个情况,结合职业学校的专业优势,会同全体烹饪专业教师探究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探寻应对的方法,制定解决方案。

5日下午,文三集团嘉绿苑校区的食堂。周堉老师按照馒头加工的规范操作,一名食堂员工按照他们的习惯生产流程,一起进行实践对比,终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①发酵粉和水的使用剂量。在馒头食品加工中,发酵粉的标准使用量为面粉总重的2%,水为58-60%,而食堂员工往往凭个人感受加减,导致食品加工中配比失当,起不到应有的发酵和溶合效果;②揉面和的方式。如手工揉面,要想着一个方向、采用一种方式糅合,水要一点点加入;如机器制面,水要一次性加进,搅拌糅合,要揉匀揉透,否则,将影响面食的“劲道”;周老师提醒说,如在揉面的过程中加入少许食糖,可以提升馒头的鲜味儿;③保证醒面的时间。揉匀揉透的面,加盖静置10—30分钟,这段时间叫“醒面”。经过醒面以后,揉匀揉透的发面,气孔均匀,表面光滑,整体感觉酥软、有弹性,才可以上锅成型。

经过周堉老师细致地演示和详细的讲解,一锅热腾腾、软乎乎的刀切馒头新鲜出炉。食堂员工围着蒸笼,品尝着松软的馒头,脸上溢满是欣喜的笑容;夏月红主管更是喜上眉梢,长期困扰她的问题终于在西湖职高烹饪老师的指导下得到了解决,师生们可以吃到松软可口的馒头了;食堂员工毛艰,对西湖职高老师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技艺投以羡慕的目光。

活动结束时,夏主管向总务处王主任建议,以后的40位食堂员工的校本培训都放在西湖职高,一定能提高员工劳动技能,提升服务质量。

接着,西湖职高高级教师、中国烹饪大师、杭州市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获得者厉志光老师,为文三教育集团190多位教师,做了主题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校本培训,会议由文三教育集团俞三力副总校长主持。

厉老师分别从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两大板块加以论述。厉老师首先分析了现代上班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必要性,从医学和营养学等角度阐释均衡营养对身体机能正常运行的影响,呼吁大家增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健康理念,科学调配营养涉入,创造健康、快乐的每一天;重点、详细地讲述了如何进行合理、科学膳食,如何均衡摄取营养等方面的知识。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纵线,从不同季节论述如何进行合理搭配营养,如何选取适合季节特色的营养食物,又从早、中、晚餐三条横线讲述如何进行膳食的择取,其中详细列举了各类蔬菜、瓜果包含的营养成分,形象直观地向与会老师普及营养学知识,便于老师们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合理搭配膳食。

最后,厉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家常菜的烹饪方法。

这次培训活动,让文三教育集团的老师们从中学到了更多有关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知识,也让老师们增强了合理膳食、健康工作的意识。

将技能送进社区,将知识普及大众,服务于“首善之区”的建设,一直是西湖职高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内容,并成为西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原则,结合学校的专业优势,西湖职高常年面向社会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加强本地区的文明建设中,努力发挥自身的积极的作用。2009-2012年,共向社会提供培训7550多人次,涉及烹饪、旅游、现代信息技术、财会等专业技能,形成培训品牌。

这种精神将在西湖职高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延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