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比的通知
西教院办〔2025〕35号
关于开展2025年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比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
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和应用,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西湖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范围
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教师在2024年西湖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结束以后完成的科研成果。区级及以上的立项课题成果均可送评,校级立项课题(指由所在学校公布立项并报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备案的课题)成果实行限额送评。
已在区级及以上其他行政、科研单位和业务部门组织的评审活动中获奖的课题成果不属于本次科研成果评比范围。
二、参评数额
1.区级及以上的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含教育科研、教研和教师教育等业务部门公布立项的课题研究成果),不受数量限制,均可参加评审。
2.校级立项课题研究成果(指由所在学校公布立项并报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备案的课题),实行限额选送:小学规模在24班及以下的学校限送1项,25-48班的学校限送2项, 48班以上学校限送3项;中学规模在18班及以下的学校限送1项,19-36班的学校限送2项,36班以上学校限送3项。幼儿园按园区限送1项,其他单位限送2项。
三、参评类别
今年西湖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实行分类申报,分类评审。具体按以下类别进行成果评审:
(一)高中
1.教育教学研究类(代码01):凡属围绕高中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学科教学、学教方式变革、作业改革以及学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2.教育管理研究类(代码02):凡属高中行政管理、党建工作、后勤和安全管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学校文化建设、公共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班级管理、学校特色课程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二)初中、小学
1.教学专题研究类(代码01):凡属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学科教学、学教方式变革、作业改革以及学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2.教师教育研究类(代码02):凡属教师专业发展、校长专业发展和校本培训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3.德育工作研究类(代码03):凡属学科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公民教育、公共空间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班级管理及团队工作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4.教育管理研究类(代码04):凡属学校行政管理、党建工作、教职工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后勤装备与安全管理以及学校文化和生态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构建、小班化教育(适性教育)和特殊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课题。(适性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学科研究课题纳入此研究类)
5.信息技术研究类(代码05):凡属信息科技学科研究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信息化技术融合(含数字化改革)、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6.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类(代码06):凡属学生健康阳光成长、双减教育改革、公办初中提质强校、教育共富、教育国际化、教育评价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五育融合美好成长等内容。
7.课改实验专项类(代码07):聚焦义务教育领域,围绕当前义务教育改革的重难点,积极探索区域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涉及学思课堂项目、科学教育项目、劳动教育项目、体育提质项目、主题学习项目、素质评价项目等的研究课题。
(三)幼儿园
1.教育教学研究类(代码01):凡属深化贯彻《指南》、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包括领域教学、游戏活动、主题活动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2.教师教育研究类(代码02):凡属教师、园长专业发展、园本研修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3.教育管理研究类(代码03):凡属幼儿园行政管理、党建工作、后勤和安全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园所文化建设、公共环境、家庭教育指导、家园社协同(教联体)、特殊儿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班级管理、功能教室开发、园本课程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4.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类(代码04)凡属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社区内场所、科技类场馆等开展教育活动;优化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增值评价;打造数字教育创新幼儿园,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领域的研究课题。
四、参评要求
1.科研成果应突出科学性、实践性、前瞻性、可操作性。规划课题的课题报告篇幅限制在2.5万字以内,教师小课题的课题报告篇幅限制在1.5万字以内。
2. 参评成果必须隐去作者单位和姓名,否则不予受理。
3.申请参评的成果应填写申报表一份(附件1),并由学校签署推荐意见和加盖公章。
4.为便于精准统计总字数,研究报告中所有表格不得转换为图片格式。
5. 上交材料说明:
(1)本次研究成果规划采用网络评审(具体操作办法另行通知)。
(2)每项参评成果需上交成果报告1份和成果申报表1份。如果是立项课题成果,在首页左上角注明立项级别编号以及成果类别。每校还应从评审系统导出成果申报总表1份。
(3)获奖成果将进行“查重”,重合率超过20%的成果将取消获奖资格。深化研究类课题成果与原成果重合率不能超过50%,超过的成果将取消获奖资格。
(1)网上申报附件上传采用PDF和WORD格式,上传成果附件统一以课题题目命名,成果中不得出现校名和人名等信息,具体操作办法另行通知,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5月13日。
(2)申报需提交材料:(1)《申报表》(附件1)一式1份(盖章后扫描为pdf格式,无需纸质稿),文件名为学校+序号(与汇总表一致)+负责人姓名+申报表;(2)课题成果报告的电子稿1份(word文档,无需纸质稿),文件名为学校+序号(与汇总表一致)+课题负责人姓名+课题报告题目;(3)汇总表(系统导出文件)需同时提交Excel表和盖章后pdf版(文件名为学校序号+校名+汇总表,无需纸质稿)。其中《申报表》需按要求填写完整清楚,经申报人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为有效。
学校教科室上交时请将申报表(pdf版)和课题成果报告各放一个文件夹,文件夹中申报表、课题成果报告顺序均与汇总表顺序一致,并将所有申报材料(申报表、课题成果报告和汇总表)打包压缩,命名为学段(如小学)+学校序号+学校名+2025年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比材料,于5月13日发送至指定邮箱。中小学送交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成长支持中心科研部邮箱hzxhjky@163.com,幼儿园送交区学前指导中心邮箱hzxhxqzd@163.com。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