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拉上文字一起奔向儿童
——文苑幼儿园中、大班家长学校
2023年11月3日晚,杭州市西湖区文苑幼儿园邀请了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董文明教授和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杨勇主任给中、大班家长开展了《图画拉上文字一起奔向儿童》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董博士就以“什么是好的绘本?”与“好的绘本里蕴藏了多少秘密?”两个问题引发教师思考,接着以绘本两大世界级奖项——凯迪克奖和格林纳威奖的评选标准为参照,领会“好绘本如何好”的秘密,其中凯迪克奖最出人意料并发人深思的一条标准是“好的绘本并不需要考虑教育意味,不以传递教条为目的,以确保绘本的文学纯粹性”。
“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刚刚偷来的。”董博士用怯怯又得意的声音瞬间把我们拉进了小鱼的内心世界——“我知道偷帽子不对,我知道它不属于我。但我就是想留着它,反正他戴也太小了,我戴正合适。”孩子的一个小小的恶作剧以及为此自圆其说的心路历程,为我们打开了进入孩童世界的心灵密道。而这一绘本的最大奥秘,则在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个视点:文字全部是小鱼的视点,而图像主要是大鱼的视点,文字所营造的安静安全的氛围与图像所呈现的危险危急的情境构成了一种完全背反的图文关系,而正是这一背反制造了紧张而又可笑的戏剧效果。如此日常的一个儿童事件,在大师手下瞬间升华为艺术杰作,这正是所谓的“小故事·大概念”吧。
董博士指出,其实每个小孩都跟绘本里的马克斯一样,都有他的心理活动。马克斯经历了争吵后在自己的脑海里开始自我消化,甚至用想象力去过度无法抑制的生气情绪。作为大人我们除了忽略孩子们的需求,能否理解与教导过他们面对不同的情绪呢?绘本有趣的画面展现也是与众不同,董博士亲自给我们展示绘本的画面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过程,就像主人公的负面情绪一样,长期压抑情绪会导致小孩形成自卑不敢表达自己,与其让气球瞬间爆炸,其实慢慢放气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董博士最后为我们总结: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故事的描述,更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生动反映。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绘本看孩子。在绘本中看见孩子的眼神,在绘本中听见孩子的心跳,在绘本中嗅到孩子的气息,在绘本中摸到孩子的肌肤,在绘本中看见孩子的整个世界!
同样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杨勇老师,为现场的老师和家长们作了题为《图画拉上文字一起奔向儿童》的精彩分享。杨老师与老师们共同探讨美,欣赏画,能够令听者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对美术的热爱与自信。
杨老师强调了绘本的作用,绘本是一种视觉媒介,它靠图画和文字共同叙事,由页面展现场景,靠页面呈现戏剧效果,表现我们生活的一些经历和体验,为儿童发展服务。
杨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我们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图画就是美术。但这两者实则并不能一概而论,图画是美术范畴,作者通过使用绘画工具、绘画材料,运用一定的绘画技法,表现美的可视形象。而绘本的图画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美的法则、表现技法、材料等来表现故事情节。作为绘本,还有编排、装饰、字体、纸张、印制等。
杨老师还以其中一本绘本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冷暖色调的不同可以体现环境和主人公情绪上的变化。在讲座的最后董博士和杨老师还为现场的家长耐心的答疑解惑。
文字:沈奕青
图片:张祎
日期:2023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