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春意盎然,文一街小学师苑校区成功举办了2024-2025学年下期数学青年教师“五四杯”赛课活动。本次活动以“学思并进”为核心,聚焦数学学科实践,旨在深入探索学思课堂,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教学竞技、理念交流的舞台。组内教师共同见证青年教师们在教学舞台上展现数学学科实践魅力、探索学思课堂构建的精彩过程。活动中,每位赛课选手先进行课例展示,再结合课例进行说课,阐述对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考。本次活动还有幸请到了杭州市袁浦小学总校长、书记李海鑫老师,为赛课老师进行了专业指导。
第一节课是云庐校区的连楚筱老师带来的一年级综合实践课程《欢乐购物街》 。连老师精心筹备,由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春节画作导入,引出 “春节画作拍卖会”,自然导入人民币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接着通过小组共探,让学生拆开小红包辨认人民币面值,引导发现辨别方法;组织同桌合作对人民币分类,明确按单位或材质分类的方式;鼓励学生观察人民币,拓展相关知识。最后通过画作拍卖让学生拆开红包数拍卖资金,发现不同形式的 10 元,推导出元、角、分进率;讲解拍卖规则后,进行基础款(按拍品价格付钱)和典藏款(起拍价加 5 角起拍)拍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付钱、找零,最后统计剩余资金,总结收获。
随后,师苑校区的江源老师同样带来《欢乐购物街》的课例展示。与前一位老师不同,江老师以打开宝箱展示古代货币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现代货币人民币的学习。在探究阶段,展示人民币让学生辨认,引导学生从数字、单位、颜色、图案等方面辨别,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组织 “分一分” 活动,让学生按质地和单位对人民币分类;通过熊大熊二存钱罐的情境,引出元与角、角与分的换算关系;设置 “换一换” 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最后利用微课视频回顾本节课内容,强化学生记忆。同时结合科技发展,引导学生畅想货币未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探索欲望。
第三节课是由师苑校区何仪老师带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课程从生活中真实的“学校图书新书有几本”问题切入,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何老师巧妙运用直观的点子图,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算法。学生提出多种分拆方法,通过对比发现其相同点是先分后合,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求解。将抽象的乘法运算具象化。在黑板前,她一步步引导学生划分点子区域,对应乘法算式中的每一步计算,让学生清晰看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逻辑。接着探讨竖式写法,分析不同竖式的运算顺序、数位对齐等问题,提炼出通用计算方法,并明确其与点子图拆分方法的一致性。最后介绍古代 “铺地锦” 计算乘法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古人智慧,体会古今算法先分后合的共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比赛落幕,专家评委李校长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点评。李校长着重指出,在一年级《欢乐购物街》课程涉及元、角、分换算内容时,对于 1 角 = 10 分这类关键概念,教师应着重强化模型建构。比如,借助实物教具,将 10 个 1 分硬币整齐排列成一组,与 1 角硬币放在一起对比展示,让学生通过视觉观察、触觉感知等多种方式,深度理解这种数量关系背后的本质逻辑,而非仅仅停留在对换算公式的机械记忆层面,助力学生筑牢数学概念的基石。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这堂课,李校长提出,教学过程中可引入大任务驱动模式,让课堂更具大气魄与开阔视野。
本次优质课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起展示教学风采的广阔舞台,不同课型的精彩演绎,为全体数学教师带来全新的教学思路与启示。活动聚焦学科实践,致力于构筑学思课堂,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与经验的充分共享中,大家携手并肩,深度探索数学教学的无限可能,为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懈努力,期待未来校园中能涌现出更多精彩绝伦的教学实践,为学生开启通往数学知识殿堂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