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为了全体西湖人的安康
疫情危难时刻,文一街小学志愿者们放弃假期,不惧危难,挺身而出,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继第一批报名志愿者基础上,又有多位老师自告奋勇,全校共有32名志愿者(占教师数的20%)走上街头,报名参加一线防控。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文一志愿者的身影。
朱东:守卫家乡 热爱祖国
朱东副校长负责北山街道组的工作。口罩带好,红袖章佩好,额式体温枪握好,装备齐全打好一天天防“疫”战。作为组长的他勇挑重担,将难事累活留给自己。新学期里,朱校长还将发扬西湖教育全员优育的精神和文一人大爱无私的品质,远赴新疆阿克苏支教。守卫家乡杭州,热爱祖国大地,“德高为师”的能量让志愿红更加亮眼。
阮洁:求带,晚上回杭州
“求带,晚上回杭州!”这是阮洁副校长听到招募志愿者第一时间朋友圈发出来的。爱人已经在外抗灾,两个孩子还年幼需要照顾,但她毅然把孩子托给家里老人,决定返杭。志愿期间,她服从组织安排,白班夜班都可以。白天参加社区服务,晚上开展学校的数据上报;晚上参加志愿服务,白天倒头睡三四个小时,撑着眼皮起来继续组织学校工作安排。白天懂得夜的黑,小小的身躯有着大大的能量。
徐建忠:加入抗“疫”加入团队
徐建忠副校长这学期新加入文一大家庭,还来不及和老师们照面,就以文一人的身份加入志愿者队伍。根据需要,他调配到绕城高速转塘卡口做防疫工作,担任第三组组长并负责询问上绕城车辆的行踪、排查可疑车辆、登记车辆人员有关信息等工作。面对进入高速的车流和人员、面对冬日寒冷的气温和凛冽的寒风,徐校长始终和志愿者老师们一起,克难攻坚,外防输入,内阻扩散,坚守绕城高速转塘卡口。
罗刚:一把椅子一座堡垒
“报名完成”,罗刚老师永远这么爽快,接到通知一口答应,也不问到哪里,干什么,什么时间,对他来说永远是可以的,对他来说话不多,一切看行动。罗老师的岗位是负责监察一户居家隔离家庭。一把小小的椅子,就是罗老师一天的办公设施。在这样寒冷的冬日,四周无遮挡的条件下,一蹲点就是白天四个半小时,晚上三小时。这些还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旁边没有公共厕所,一个人守岗又无法离岗,即使想如厕也只能忍着。“所以值岗前和值岗时就不敢喝水了!”问起罗老师的感受,他只说了一句“尽点绵薄之力”轻轻带过。
崔张龙:换位思考
无怨无悔
崔张龙老师做到坚守岗位、无微不至。在登记询问之余,每次看见老人家,他都会关照要慢慢走,注意安全;看见作为路障的拉门坏了,他第一时间主动去修理。前阵子,崔老师连上两个班头,雨天打湿了鞋子和衣服,长时间的受凉加上快餐质量可能不佳,傍晚时候,崔老师突然感觉肚子非常痛。同志们都劝说提早回家休息,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硬是撑到了晚上八点。到家之后痛到小肠痉挛,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家人都劝他请假,可是他说如果请假了,也就意味着同伴得顶班,他能够体会连着上两个班的辛苦。为了不给别人增加负担,第二天在确认自己身体基本恢复后,崔老师还是准时出现在岗位上。
许燕:防疫队伍庞大必胜
许燕老师接到志愿者录用通知,带着家人的千叮万嘱从富阳赶回杭州。“老老小小都留在老家更放心,但我是党员,我有职责的!”她所在的工作小组负责检查文新街道桂花园社区和登云圩社区共12个小区的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情况,提出整改建议。同时还协助小区保安查验是否住户,进出人员体温是否正常。几天下来,许老师说:“虽然忙在外面,心中也有记挂,但我既害怕又不害怕,害怕是因为担心疫情,不害怕是因为我切身体会到咱们杭州的防疫工作做得特别好!很多很多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聚力,那胜利肯定不远了!”
钱淑文:忠于职守的“猪坚强”
爱人天天上班,家里有老人要照顾,还有上高中的儿子,就是在这样仿佛家里也缺不了自己的情况下。钱淑文老师在听说在杭教师不足、其他区域老师又无法迅速到岗时,第一时间报名。工作之余,他们常打趣自己苦中作乐,是朱校长带领的“猪坚强”小队。“连续多天,值岗时大家像警犬一样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查询时比猫还细,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内心像大象一样强大,面对不理解,平和处理;回家后我们累得像猪一样,呼噜噜噜秒睡。会干,会吃,会睡。我们是“猪坚强”小队。”
鲁希凌:无惧寒冷 呼唤阳光
鲁希凌老师加入西溪街道的志愿者队伍,凌晨的马腾路口,闪动着他工作的身影。只要有人经过,一遍遍地询问,一次次的登记,一回回地量体温,是重复而没有乐趣的,可志愿者们精神集中,绝不疏漏。谈起四周漏风的帐篷,没有电也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工作条件,鲁老师说:“比起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能做的不多,唯有耐心问询劝说和登记。黑夜总会过去,期待早晨的太阳!”
支洪清:有担当的体育老师
支洪清老师平时低调少语,但当得知志愿者紧缺的情况时,他第一时间报了名。面对妻子的顾虑,他这样说:“现在是全面抗‘疫’时期,作为学校为数不多的男老师,我肯定要站出来。相信一对儿女也会以我为榜样的,回家之前我会做好消毒工作的,放心吧!”就这样,支老师骄傲地走上了志愿者岗位。是啊,不仅是家里的孩子们,学校的孩子们也都将以此为榜样,社会给了我们安居乐业的环境,当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将凭自己的力量来报答!
葛梦怡:守护好我的本命年
年轻教师葛梦怡所服务的转塘街社区有别于其他小区那般四周有严密的围墙,而是由转塘老街区的商品房圈成。这种构造下,即使其他口子已经在近期用护栏围了起来,但葛老师和其他同志为了让排查工作万无一失,每天都坚持在这片很大的开放小区里走上好几回。期间,潘校长冒雨看望了葛老师。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她非常乐观积极:“2020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的本命年。这个开年,一线义务者和科研人员夜以继日与疫情抗争,那我作为老师也要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守护好本命年让它健康启动,是我的使命啊!”
汪祎:打破砂锅讲理到底
汪祎老师是学校同事的开心果,性格爽朗。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守护家园他勇敢站出来。但志愿者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他开玩笑地说:“头一天工作结束后,我就觉得自己太天真了。原以为就是测测体温,空闲的时候还能椅子上坐一会儿。其实啊,全程站一天,马不停蹄地核信息、测体温、做登记。性格各异的人都有,有超级配合的,也免不了沟通不畅的。但心里无奈,也会拿出平时对待学生的耐心,态度谦和地和居民沟通,耐着性子和他们解释,劝他们回社区打出入证明。”这份工作让他感触良多,觉得很有意义,希望所有人齐心协力早日赶退病毒。
袁冠男:换90后来出份力
“需要到离家远一点的社区服务。”“没关系,我有车,再不行我让家人送。”在困难面前,袁冠男老师不退缩,跟着组里量体温,登记情况,从不喊累。每当夜幕降临,气温急剧下降,有几天还下起小雨,但恶劣的天气原因浇不灭奋斗的决心。同时,为了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袁老师不忘每晚执勤结束后和同事们一起相约电脑前,设计微课。虽然参加疫情防护有危险且忙碌,但她说:“这一次 ,换我们90后为大家出份力”。
这就是我们文一的志愿者,他们践行志愿精神,无私奉献,同舟共济,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奋战一线,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战疫。他们顶着寒风阵阵,忍着腰腿酸胀,连续高强度工作却没有一句怨言。他们把投身一线作为践行初心和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磨刀石。就如网上一位老师的日志所写“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抗疫故,二者皆可抛。所以,你舍弃了出门的自由,我舍弃了回家的自由。我们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你我皆在丛中笑!”做不了白衣天使、当不了英雄军人,我们可以是红衣地勤,抗疫情我们都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