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幼:初探双视角 ——“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文新幼儿园大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 : 2023年03月22日

幼儿教师现阶段的问题,最大原因是教师还未欣喜地感受到观察带来的意义感,看见带来的力量。观察到倾听再到解读是一种“长期”过程,教师对儿童观察、读懂更多从儿童角度去思考,即儿童视角,但缺乏从儿童的视角去思考儿童的行为。为此,2023年3月22日文新教科研金央琼老师带领大家开展“初探双视角”园区大教研活动,帮教师厘清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的关系。

本次教研由一个互动小游戏展开,每班抽取一张图片,说一说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进而从儿童的视角来讲述猜测孩子可能会看到什么。通过几组图片的比较,一起谈一谈对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从游戏中,教师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成人的儿童视角,成人拥有儿童视角,成人关注(专注于)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成人极力去理解儿童,由外至内;后者是儿童自己的体验、感受、对周围世界的理解,由内至外。儿童的视角则是指儿童对白己生活的认知、经验和理解。

在之后的交流分享中,我们围绕为什么要用双视角去观察幼儿以及你双视角可以带来什么改变这两个为题展开。大家从中得知:双视角能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幼儿。让教师学会理性放手,启发教师审视教育的固有模式,反思教育方式的适宜性。

在教研的最后,副园长徐甜甜老师就今天的教研内容进行总结与梳理。指出儿童的视角是教师对儿童认知的不断“提纯”,不断扩大与儿童的“交集”。为大家推荐《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书籍,请幼儿带上相机去拍摄他们眼中的世界,这也是儿童的视角。儿童与教师是共同研究者的身份,教师与儿童是处在平等的关系,去不断触动儿童、读懂儿童,对儿童一直报以好奇心。

践行儿童视角的关键是教育者愿意审视教育的固有模式。如同鱼儿在水中忘记了水,固有做法常会让我们下意识去做,却很少反思这种方式的适宜性。只有教育者愿意审视固有做法,在教育中努力少带、不带自己的主观成见,不固化自己的教育经验,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路径、教育方式才可能真正基于儿童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