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杨易诚家长
大多数家长都知道孩子爱玩手机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成绩下滑->亲子矛盾->叛逆->厌学->成绩下滑。
我们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最初他玩手机还是比较有节制的,玩一会就会主动停止。但是慢慢的就变得没有节制了,甚至快到了痴迷的程度。痴迷到以往最喜欢的外出游玩都不愿意了。只要待在家里就可以了。
而我跟孩子他爸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比较佛系的,从来没有强制要求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对孩子多是比较民主的说教。希望他能自己意识到痴迷手机的危害,能够自觉改正。
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没见效果,甚至还有加深痴迷程度的趋势,做作业的质量,自主看书的时间,学业成绩都有明显的下滑。
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反思我们所谓的佛系教育是否行得通,对孩子是否是一种不负责任。一味的指望孩子自己能够顿悟,坚持所谓的静待花开,会不会一等就等过了孩子的最佳学习时期?等错过了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最佳培养时期,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太晚了?
孩子的童年就一回,绝不可能重来一次,对此我们也不敢再大意,更不敢做试验。为此我们决定改变佛系的教育方式,开始对孩子立规矩,但是即使我们拿出作为家长的权威,强势要求他做什么,禁止他做什么,收效还是微乎其微。爱玩手机的习惯并不曾改变,只要一逮住机会,还是一样会立马玩上手机,在我们强势教育之下,甚至孩子的脾气也有变得暴躁的趋向,在我们说教他的时候,他就会变得不耐烦。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又走了一个极端。
静下心来想想,其实也难怪孩子们爱玩手机,很多时候我们大人自己都抵制不了手机的诱惑,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手机滑个不停,大人尚且如此,作为一个小孩子又如何能控制得了自己呢?
经过前面佛系教育、权威教育的失败,终于,我们还是想起了老祖宗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针对玩手机的问题,我们跟孩子民主沟通,互提意见,最终约法三章。
首先,家长以身作则,少玩手机,至少不能在孩子的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其次,多陪伴。在孩子空闲的时候陪陪他,陪着聊聊天、看看书、玩玩游戏、或者出去走走,以此来转移注意力。最后,互相兑现承诺,家长、孩子都要有规矩意识。只要是家长亲口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竭尽全力去做到。同样,孩子承诺的事,也必须兑现。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允许少量短时间玩手机,时间一到必须停止,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规矩意识,锻炼孩子的控制能力。
自从我们痛下决心,决定开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之后,我们自己玩手机的时间、频次都在慢慢减少,孩子也跟着我们的节奏,玩手机的瘾头也明显少了很多,不玩手机的空闲时间,相互之间的互动也多了很多,亲子关系也明显改善了不少。
看着孩子现在的变化,我们才明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其实没有多大的技巧,只要谨遵老祖宗的教诲,你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作为家长就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