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
四(1)班 夏泊明妈妈
从儿子出生那天起,我就开始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他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这个习惯一直坚持至今。
节选一《关于烦恼》2020年8月20
吃饭时,儿子对我说:“妈妈,我有个烦恼想要咨询你!”我兴致勃勃地盯着儿子问:“什么问题?”儿子说:“我有两个好朋友,他们每天晚上都在同一个时间段约我玩!可是他们一个玩枪战,一个打乒乓,我该怎么选呢?”我听后,觉得这不是啥难题啊,“选你最想玩的!”儿子立刻抛出第二个问题,“那我要怎么拒绝呢?”嗯,这的确是个问题,以前我还因为他一句“没空”就挂了同学电话,被我批评没礼貌,现在他会因此而烦恼,说明他终于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了。事实上,我们的意见并不重要,我和爸爸起的作用更多只是共情和倾听。爸爸听完他的烦恼,脱口而出的一句“这真是个难题啊!”比他后面给出的建议更管用。因为儿子并没有采纳我们的建议,而是选择了一天枪战,一天乒乓的折中办法。
所以,以后娃再有类似的问题,最好的做法是:共情+倾听+引导,最后还是让孩子自己来决定。
节选二《暑假总结》2020年8月31日
这个暑假最大的变化就是我把学习交给孩子们,除非需要帮助,我们才插手。我掩耳盗铃地选择信任,事实上他们肯定做的没有我们预期的好,一检查也肯定都是问题。因为这中间有个落差:“我要求的”和“他能做到的”。所以我把要求降到“他能做到的”。这些年的育儿体验,让我深深明白改变他们太难了,还是改变自己容易,所以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佛系!事实上,当我做出这些改变时,孩子们也给了我很多惊喜。我看到他们的自律和努力想做好的态度,其实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的事太多,可是每件事都被“学习”这个拦路虎堵住了,然后我们把自己和孩子困在了“死胡同”里,从来没想过换条路,换条没有“学习”的路走走。也许走着走着发现原来这些分岔路,最后都会合并到同一条“阳光大道”上。因为不用管学习,这个暑假我和孩子们过得都很开心。开学后,唯一的变数就是横向比较而导致的焦虑,我希望自己足够淡定,同时给孩子们更多信任。就像这个假期一样,有没有我管,其实效果差不多,但家庭氛围真的好很多。
9月,我们继续扬长避短,努力过好每一天!
节选三《自由意识》2020年11月4日
女儿上周日选好礼物,我告诉她这周五就能拿到。当然她要每天认真完成作业,然后她就有了动力。弹琴、练功的状态积极很多,连晨练也不赖床了。晚餐时,儿子问我:“为什么我们想要的东西,总要达到目标才能得到?”他最近又想买坦克,我提出:他任意一门考试,考到前十就给他买,或者等到寒假,他用自己零花钱买。他却表示自己更愿意用零花钱现在就买。其实我可以用“延迟满足”等大道理来说服他,可是那一刻我觉得我所谓的道理,在他眼里就是“霸王条款”。他觉得自己没有自主权,甚至是对他零花钱的使用。我“平静”地说:“那你写完作业,自己去淘宝下单吧!”他有点不敢相信,但却兴奋不已。晚上我本想和他讨论下期中考试的复习方案,他开始还很配合,可是后来他指着钟对我说:“妈妈,我要去写作业了!”我想着他是想尽快写完作业,可以买坦克,我依旧选择尊重。
在他关上房门的那一刻,他突然探出头,对我说:“妈妈,其实你后面说的那些话,我已经不太听得进去了!如果我继续让你说下去,我又没听进去,我觉得你会更生气!”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却故作平静地说:“谢谢你!没有浪费我的时间!”后来他也如愿地在睡前下了单,哼着歌,开开心心地上床。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尊重孩子想法的家长,所以当我提出了考前十的目标后,怕他达不到有压力,又给了一个可以用零花钱的方案。只是不管我想多少个补充方案,在他眼里都一样,这让我觉得如果我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已经越来越难了,因为他已经开始意识苏醒。我如果想做个民主的家长,可能更要有“同理心”,否则他可能会随时关上自己的心门。
我对儿子说:“让老师,家长,同学严格管教你可能很难,但让他们都不管你,却很容易!”同理,“让孩子愿意把真实想法告诉你而违背你可能很难,但关闭心门地顺从你,却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