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留下小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作者:钮雪峰    发布时间:2018-09-01 10:45:09    ]

夯实教学常规  扎实校本教研  改革评价模式  强化师资培养

                       ——杭州市留下小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西湖区教育局2018年工作思路》《留下小学2018年度工作计划》,二○一八学第一学期我校教导处工作将立足“一个中心”——“学科教学常规”,狠抓“两个基本点”——“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全心培育“勤学习、强实践、善反思、乐合作”的教师精神,积极打造“规范、雅趣、简教、活学”的生本课堂,全力培养“扎实基础、良好个性、自主发展”的留小雅趣少年,努力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亮百年历史名校的教育品牌 

二、主要工作目标

1. 落实教学常规: 践行生本理念,立足课堂,严格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日常学教活动: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检测,关注学生的起点、差异点和发展点,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评价,提升每个层次学生的课堂生命质量,助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2.夯实校本教研“儿童在中央”为主题,开展学科组内主题教研为主,学科组间跨界教研为补充的主题化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评价改革研究、作业设计研究、形成性单元命题和终结性命题研究、课程建设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各学科学教活动的生本化、科学化、智慧化、序列化开展

3.改革评价模式:根据新课程背景要求,结合我校市级立项课题《雅趣少年:学生美好成长的评价新样式研究》,重力开展学科教学评价研究与改革,制定《杭州市留下小学各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标准》,建设雅趣少年培育课堂,以评价撬动学教行为的改革,助力学生美好成长。

4.强化师资培养以我校市师干训立项课题联结•联动•联盟:基于项目化研习的“三联式”校本“CEO教师”培养机制研究》为抓手立足师本,开展项目式分层化教师培育,致力于培育务本、精进、亲童的教师,促进教师课堂建设力、课程执行力问题研究力的提升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落实教学五认真  规范教学活动

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不断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与教师教学能力的逐步提升。   

1.规范教学常规,开展一月一检查活动,进行组内交流与评比,及时反馈,落实整改。重点活动推进——

1)第二周(9月10-14日)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开展期初备课检查与交流活动。

具体要求:至少提前备课两周,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后30%学生帮扶举措、教学进度安排、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板书设计、教具准备、详实分层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等。

2)第八周(10月22-26日)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开展作业批改检查与交流活动。

具体要求:及时批改,无漏批、错批,有订正和二次批改,等级化评价,关注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语数英科检查课堂作业本,其余学科检查学生作品或学生学习情况登记本。

3)第十二周(11月19-23日)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开展校本化作业设计检查与交流活动。

具体要求:针对班级学情,每单元有个性化校本作业设计,可以是课前预习作业、课中巩固作业或课后拓展作业,分层设计,每位教师每单元至少设计1项原创精品作业,学期末由备课组长按照单元,分课时,归类收集整理,交于学科组长,学科组长分年级整理,建设校本精品作业库。

(4)第十六周(12月17-21日)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听课学习检查与交流活动。

具体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需有即时性思考与评价。

5)第十八-十九周(12月31-1月11日),开展期末命题学习与命题实践活动。

具体要求:语数英科每位教师完成期末命题卷一份,须涵盖全册教材知识要点,重难点突出,关照梯度设计,关注思维含量,课内课外结合,能较为科学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业情况。期末由教研组长收集整理,建设校本期末命题库。

2.根据学校要求,夯实课堂教学管理,加强随堂听课、跟踪听课、诊断听课。在常态课中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状态,促进有效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 重点活动推进——

(1)随堂听课:校级领导、中层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参与随堂听课。

具体要求:课堂常规良好、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清晰、活动实效高、练习时间充分、互动丰富、注重思维品质养成、学生主体地位凸显。

观课团及时进行听课反馈,诊断优势与不足,帮助教师找到发展点。

(2)诊断式跟踪听课:根据随堂听课情况,进行诊断式跟踪听课,形成备课-诊断式听课-调整备课-再对比诊断式听课的循环,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

具体要求:被听课教师根据观课团第一次的观课意见及时修正教学策略,争取在跟进式听课中逐步完善提升。观课团教师为该教师进行成长性对比评价。

聚焦学生成长  夯实校本教研

学生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学科教研为重点,围绕“儿童在中央”的主题,扎实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全体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师生的课堂生命质量。

校本教研活动形式:主题化集中教研+分组CEO项目研习结合,学校规定内容+学科自主研究内容结合。

1.规范校本教研。确定学科组整个学期的教研主题,围绕主题制定教研规划,每双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分层化培训,兼顾各层次教师的需求,内容可以包含:新课标与教材教参研读与交流、评价改革研究、课堂有效调控举措学习与交流、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学习与交流、青年教师说课演练、听评课技术学习、轻负高质作业设计学习与交流、作业的有效批改与订正、后进生有效帮扶举措学习与交流、命题研究等。

具体要求:每次活动定方案(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主要发言人等),做好文字及照片资料收集,做好校园网宣传报道等。

2.开展课题研究。以课程改革为方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深入开展学科组教学研究,努力实现学、教、研一体化,提升校本教研实效。

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学情,开展一组一核心课题研究,整合日常学科组教学与教研活动,开展每月一次课题研究与整理活动,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三)变评价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

1.开展学生美好成长评价新样式研究,建设雅趣少年培育课堂。根据各学科特点,结合我校雅趣少年培养目标,研究学生美好成长评价要素,开展学科雅趣少年培养研究活动,建设生本化、校本化的雅趣少年培育课堂。

具体要求:各学科组,结合校本教研活动,每月开展雅趣少年培育与评价活动至少1次,做好文档和照片等资料的收集。

2.综合改革学科评价方案,变革学教行为。充分利用过程性评价、态度习惯评价,从不同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合理更科学更全面,保证学科质量的提升。结合雅趣少年培育,制定《杭州市留下小学各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标准》,

具体要求: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标准要求全面、简洁、量化、易操作。9月份完成初稿并开始试行,10月份修改完善,初步定稿。

借力名优教师  加强梯队培养

基于我校的发展需求,借力周边高校资源与区域名师资源,扎实开展杭州市干训课题《联结•联动•联盟:基于项目研习的“三联式”校本“CEO教师”培养载体的设计与实施》,以项目研习为载体,培养校本“CEO教师”,加快学科领军人物培育,带动学校年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实现教师群体性成长。

CEO名师培育为载体  加快学科领军教师成长  

各学科组长为大组CEO教师,是学科项目研习活动的领军人物,负责研习项目申报、团队组建、专家联络、活动组织,专业引领、《研习项目成员职责与义务》的制定等工作。同时,根据学科实际,学科组内分设子项目CEO教师,开展纵深化精细化的抱团研习活动。项目研习形式——

1. 校内联结:组建校内研习团队,开展校本抱团式研习活动。各学科“CEO教师”为学科组长及有专长的学科教师,团队一起开展学科教学实践与研究。

2.高校联动:充分利用高校专家资源,学科组与高校间组建项目研习组合,开展常态合作活动。学科大组CEO教师全权负责高校联动活动。重点推进学科:语文组、数学组、美术组。

3.区域联盟:组建区域研习联盟,开展联盟间紧密型研习合作。根据研习项目,寻找并邀请区域内有相应研究专长的名师,组建“CEO教师”联盟,提高项目研习专业度,挖掘项目研习深度。

具体要求:各学科组可选择其一,也可三者兼有。期初确立学科总研习项目及子项目、确定CEO教师、组建项目团队、制定研习规划、制定《研习项目成员职责与义务》、每个研习项目一月一次活动,一学期不少于4次,每次整理好过程性文档和照片等资料。

辐射校园名师效应  帮扶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结合校本教研与CEO教师培育活动,发挥校园名师的辐射作用,教研组面向年轻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撰写、说课、模拟上课、上课、笔试、教学反思撰写等教学基本的专题化、序列化、针对性指导,加速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学校整体师资力量的提升,提升教学质量。

具体思路:各学科组紧密结合区各项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的具体要求,在期初做好年轻教师培养规划,整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针对性强化培训,帮助年轻教师在区域内早日脱颖而出。

五)搭建展示平台  加强教学交流

借力学校首席教师工作室,高校专家资源,区教师进修学校,友好共建学校资源,同时以智慧化校园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变学教评方式。为教师搭建多层面展示平台,在教学展示和交流中,教研组和备课组团队共研共进,群体性提高课堂教学能力。重点形式推进——

1.借力高校专家资源,拓宽教师学用渠道。借力任为新、贾随军、洪复旦、周京生等高校教授,搭建对外展示与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2.借力首席教师工作室,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依托我校孔庆根校长和葛裕田校长的首席教师工作室,积极承办区域教学交流与研讨活动。

3.借力区进修学校,开展区域展示交流。各学科组主动承办区主题教研活动,积极承担区教学展示活动,为教师赢取区级展示机会,团队协作,研磨优秀课例,提升我校教师区域知名度。

4.加强校际教学交流,开展互学共研活动。与区域兄弟学校,区外友好共建学校,开展课堂教学交流、专题讲座、观点报告等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共享优质资源,拓宽教师眼界,提升教学与反思能力。

物化要求:各学科组,学期结束,提供至少6份原创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设计、课件、多媒体资源、教学反思等),建设校本精品课例资源库。

六)完善课程管理  推进课程建设

梳理课程建设与实施问题,研究整改策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社团教研组建设,规范过程管理,推进课程建设,发展学生个性,助力培养多才多艺的雅趣少年。重点工作推进——

1.依托智慧校园现代技术,提高参与积极性。完成网络平台建设,支持多媒体各客户端,PC、APP、PAD等多通道抢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和家长主动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期初开展社团现场招募,期末增设学生最喜爱社团和最喜爱社团教师评比。

2.优化社团教师队伍,提高社团活动实效。选聘优秀的校外指导老师,解聘指导成效一般的教师,为社团教师创造“1+X”培训机会,培养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提高课程建设力与指导力。

3.提高课程活动参与度,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不以成果论优劣,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生长度;完善课程活动评价制度,社团过程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纳入西溪文化少儿研究院小院士考评内容。

4.梳理课程建设资料,物化课程整合成果。持续推进拓展性课程整合的专题研究,整理出版《杭州市留下小学拓展性课程之课程整合汇编集》。

七)开展学生活动  助推学生发展

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学习和锻炼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放飞学生个性,助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开展期中学科成果展示周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以学科课堂学习为基础,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研究活动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完善方案,精致、高效,有机、巧妙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展示学习成果、激发个人特质、体验到学习成功,从而享受学习乐趣。各年级组要精心组织、期初研究设计学习活动和内容,让学生展示最好的自己,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从而促进个性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办好“西溪文化节”活动,发展学生的课外拓展才艺。结合校本研训、课程改革、学生社团等开展好“西溪文化节”活动。同时,积极对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学生竞赛项目和活动,早做规划准备,有效练习备赛,精心组织参与,争取优异成绩。

3.完善艺体工作管理体系,形成艺体特色。进一步完善晨间锻炼、大课间的出操形式,在上学期追求实效性的基础上,追求项目的丰富性,例如在晨间、大课间推进健美操、武术操等。加强音乐、美术、艺术课程的质量监控,形成音乐美术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按照监测体系完善课堂实效,使艺术监测有增量。持续推进体测项目月月测、每日体育作业反馈等举措,充分利用家长、教师、学校的合力促进学生的体质提升。

                                                 

                                                    留下小学教导处

2018年8月30日

 

 

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行事历

月份

主要工作

8月

1.完成教师工作安排与排课任务

2.社团网络平台建设 社团教研组会议  

3.教导处学期工作计划的商议与制定

4.体育工作期初会议(8.30)

5.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会议(8.31)

9月

1.学生报到注册(9.2)

2.新书发放与退订

3.开学典礼 正式上课(9.3)

4.教学常规检查之一:期初备课检查

5.上学期学科质量分析会第二周

6.《杭州市留下小学各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标准》的制定

7.学科组学期工作计划与CEO项目研习计划的制定

8.随堂听课与跟进式诊断听课

9.教研团队建设暨《联结•联动•联盟:基于项目研习的“三联式”校本“CEO教师”培养载体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活动(一)

10.雅趣课堂建设暨《雅趣少年:学生美好成长的评价新样式研究》课题活动(一)

10月

1.中旬完成第二次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月底完成上报

2.参加杭州市健美操比赛

3.校级学科校本教研活动展示暨教学常规检查之二作业批改

4.参加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5.期中学习成果展示周活动

6.随堂听课与跟进式诊断听课

7.教研团队建设暨《联结•联动•联盟:基于项目研习的“三联式”校本“CEO教师”培养载体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活动(二)

8.雅趣课堂建设暨《雅趣少年:学生美好成长的评价新样式研究》课题活动(二)

11月

1.西溪文化节筹备

2.开展优秀教师支教活动

3.区、校“三跳”比赛

4.迎区考查学科抽测

5.教学常规检查之三:校本化作业设计

6.校际教学研讨活动

7.随堂听课与跟进式诊断听课

8.教研团队建设暨《联结•联动•联盟:基于项目研习的“三联式”校本“CEO教师”培养载体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活动(三)

9.雅趣课堂建设暨《雅趣少年:学生美好成长的评价新样式研究》课题活动(三)

12月

1.第十届西溪文化节活动

2.社团优秀学员评比

3.教学常规检查之四:听课学习检查

4.随堂听课与跟进式诊断听课

5.教研团队建设暨《联结•联动•联盟:基于项目研习的“三联式”校本“CEO教师”培养载体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活动(四)

6.雅趣课堂建设暨《雅趣少年:学生美好成长的评价新样式研究》课题活动(四)

1月

1.教学常规检查之五:期末命题活动

2.期末学科考查与评价活动

3.星级学生评选

4.教导处工作总结

5.教研组工作总结上交教研组工作手册)

6.教师年度考核评优

 

 

 

 

附表1:学科组行政联系人

组别

学科组

联系领导

具体负责

具体安排

1

语文

孔庆根

劳  静

凌珊

吴振瑜

品生(社)

徐凡帆

唐玲颖

沈月川

班队会

综合实践

包初阳

2

数学

葛裕田

郑瑶

郑书利

钮雪峰

英语

吴静丹

3

音乐

袁德法

李莺

支杭菲

美术

张锡映

姜潇航

体育

王盼

葛文忠

4

科学

施惠德

杨炎文

仰毅明

信息

孙平

葛文忠

 

附表2:年级组行政联系人

年级

联系领导

年级组长

中层分管

劳静

毛静萍

唐玲颖

葛裕田

蔡笑红

仰毅明  葛文忠

袁德法

瞿婷婷

孙平  姜潇航

吴春琴

吴振瑜  支杭菲

施惠德

葛建刚

郑书利  钮雪峰  顾若晨

孔庆根

黄素娥

沈月川  郑瑶

 

年级

联系领导

体育组负责人

中层分管

全面配合

劳静

黄蕾  胡杨飞

唐玲颖

早操和集会由班主任、大课间由管理教师精心组织,体育组负责人进年级进行技术指导

葛裕田

王盼  陈佳辰

仰毅明  葛文忠

袁德法

阮崇潇

孙平  姜潇航

王春霞  陈国富

吴振瑜  支杭菲

施惠德

刘元翠

郑书利  钮雪峰  顾若晨

孔庆根

朱洪涛

沈月川  郑瑶

附表3:体育活动行政联系人

下一篇:
免费申明:
杭州市留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