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探韵
[作者:包初阳    发布时间:2018-05-24 21:04:16    ]

  “花朝探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花朝节的起源、习俗、活动;了解花朝节来历和其节日风俗。

2.通过赏红,体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学会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

3.学会剪彩纸,并组织踏青赏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对象

三年级学生

四、成果展示形式

调查报告、照片、手抄报等

五、活动准备

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等

六、活动过程

完成本主题的各项活动估计需要三个课时,其中收集相关资料、访问调查等主要实践活动预计需要两周的时间来安排、调整和完成。

(一)启动阶段(57日——511日)

1.以即将到来的西溪花朝节入手,激发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知晓传统文化与其他节日的区别。

2.班主任指导学生如何填写调查表和自行分工安排。

3.由组长负责,利用班会课交流调查过程中可开展的研究问题,将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成主题,并制定研究计划。(预设可研究的主题:西溪花朝节的起源、习俗等)

(二)实施阶段(514日——525日)

1.各组围绕研究主题,利用网络、报刊书籍等多途径查阅资料。

2.通过分组开展调查、访谈等活动,收集资料。

3.各课题小组完成调查任务,进行中期课堂教学展示汇报(展示课)。

(三)总结阶段(528日——531日)

1.以调查报告、照片、手抄报等形式总结、形成本次实践活动的成果。

2.每班活动照片3张,手抄报3份。

七、活动评价

组内师生自评,成果展示。

 

  三年级组  2018.5

下一篇:
免费申明:
杭州市留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