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细雨绵绵,寒风萧萧,枯叶飘零,一片寒冬的景象。然而周浦中学科学组教研氛围丝毫没有减弱,为了给教师们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科学组进行了以“同课异构促成长”为主题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展示和课后互动交流两个环节。
首先由郝静和林银祥两位老师为大家展示了《质量的测量》一课。郝老师的课以实验为主,注重对天平使用训练,设计了6个质量测量的操作实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参与度高,训练力度大,一节课下来学生们收获很大。林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层层推进,以实验为主导,尝试以实验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感受与体验中获得新知。
课后科学组老师聚在一起进行互动交流。江老师:郝老师的课学生参与度高,实验设计有梯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速上还可以再慢一些,要让学生有一个充分消化吸收的时间。林老师的课,推进速度快,难度低,小步快走;思路清晰,基础落实,能较好的通过实验突破难点。芦老师:两节课都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双基落实到位。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在新授课中让学生去尝试右物左码的实验操作会不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等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王老师认为6人一小组,使用一架天平,从时间的利用率来讲,效率是不够高的,是不是可以改成4人一组或2人组,学生参与度会更高。严老师:两堂节都以实验的方式呈现,都注重天平的规范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郝老师的课还为下一节密度作好的铺垫工作,非常不错。
同课异构不变的是教学内容,变化的是教学形式,我们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共同发展。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本组教师的专业提升。
(图文作者:林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