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高三二模考试和高一高二的期中考试相继开考。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考试,我校举行了“师生同考”活动,要求高中教师全部参与,与学生同一时间同考一份试卷,教师试卷与学生试卷统一批改。
师生共赴考场,彼此成为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考友”。在考前,有的老师前一分钟还在教室里讲着题目,提醒着同学们需要注意的事项,后一分钟,就行色匆匆奔赴自己的考场,趁考前最后几分钟再翻翻课本。
“80后”教师郭老师,任教高二年级英语学科。“知道要与学生同考后,心理还是很紧张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能考多少分。”郭老师说,“但是准备考试的过程既像是提前备了课,又不能完全从教师怎么上好课的角度去准备,而是要从如何像学生一样答好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体验是之前没有的。”
考试结束后,郭老师表示,这次考试让自己亲身体验到学生考试时的心情,紧张、忐忑,期待成绩。这样的考试有助于我们老师去分析、指导学生的考试心理,也在倒逼我们提升自己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停留在以前掌握的知识中吃老本。教师应该比学生走得更远,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也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和批评。
数学老师颜老师讲到:“这次考试间接告诉我其实让学生保持专注,不在细节上出错没有我们老师想得那么容易,我们不能为自己犯错误找理由,要为帮孩子们解决问题找方法。”他表示,作为一位合格的教师,重要的不是能获得多高的成绩,而是敢不敢和学生一起体验‘被考’的滋味。这样能够促进教师放下身段,发现问题,加强自身的学习,也能在教学上多理解学生,多从学生实际出发,让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在真实考场中考试和在办公室做卷子,感觉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参加同堂考试的80后语文老师赵老师考完后说,自己快要二十年没考试了,考试时比较紧张。“这次考题难度适中,只是在一些主观题上稍显不够细致。”“理解了出题的意图和考题的变化,今后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赵老师感叹,考试考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的兴奋度、灵敏度、答题技巧。“只有参加正式考试,才能保持‘考感’。我们和学生一起考虽然有压力,但人更能‘沉’进知识点中去。”
“90后”教师钟老师讲到:让师生同时参加考试,教师不仅能够直观地进行试卷质量分析,亲自体验学生对试卷的适应力和接纳度,还可以对之前讲授的知识点和课堂进度进行反思。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考试中的所思所获,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利于有针对性地施教和备课,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当教学”和“不适教学”行为进行校正与纠偏。
除了文化课老师参与考试外,我校艺体教师也统一参加了相应专业实践考试。
教师的光荣责任是传道授业,基于这一点,学校通过师生同场竞考的方式进行业务大练兵,有利于教师找出差距,提高业务知识,可以帮助教师体验考试氛围,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师生同考”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换位思考,亲身体会学生的心情与压力,分析和指导学生的考试心理,更可以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尤其是在学生考砸后,不会一味地埋怨、批评、指责学生,从而形成亦师亦友的平等良性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