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通过对课堂深入地观察和精准把脉,通过细致地调查分析,提出课改试验设想,开始进行‘四步教学法’教改试验:45分钟的课堂,要求教师讲解不超过25分钟;教师要吃透教材,编写学生自学提纲,编制思考题、练习题和检测卷;通过课堂提问、跟踪练习、疑问卡等途径和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对比班检验试验的效果……”
2019年5月31日,在我校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坊集体活动上,郭裕茂校长以亲力亲为的一次意识超前、成效显著教改试验,现身说法。郭校长结合当年获得过国家级奖项的‘四步教学法’试验报告等学习资料,说课改试验过程的不易,道教学研究的乐趣,言教改成果的丰硕。郭校长还与时俱进,对当年的论文成果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想法。郭校长这种在教改中劈风斩浪的从容、披沙沥金的智慧,以及潜心研究、精益求精、终身学习、孜孜以求的意识和精神,给了工作坊成员良好的示范,莫大的启发和无穷的教益。
怎么写好论文?郭校长更是倾囊相授。在杭州市教科所黄主任给全体教师做论文写作培训讲座之后,郭校长就给工作坊成员布置了论文写作任务,要求按时上交论文提纲(或初稿)。郭校长对所有的论文提纲(初稿)都做了细致批注,并在现场一一做了点评,提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郭校长要求大家:要从论文切口的精准性、论文题目的简明性、各级标题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论文结构的匀称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方面多加关注和修改;要从高处着眼,细处着手,强化理论学习,丰富研究案例,及时总结提炼;研究与写作要不虚、不空,要将所思、所想、所做,经验、体会如实总结,积极投稿。
崔营营、姚杭芳、鲍颖、施清晓等工作坊成员现场交流了自己后续的研究思路,也提出了一些学习和研究中的困惑。郭校长一一做了解答,也给大家明确了后期的研究任务——基于“生本”“学本”的教学策略研究。
最后来听听几位工作坊成员的培训感受吧。
“郭校长的指导和引领,让我这个教科研的新手明白了论文的一般格式,明白了论文题目要一目了然,选材要尽量贴合教学实际,切入点要小,这样感悟才会深刻,写作才会得心用手,内容才会充实不空洞。”——鲍颖
“听郭校长的培训,我受益匪浅。既感叹郭校长高屋建瓴的见解和撰写论文的丰富经验,又佩服郭校长耐心、细心地指导,让我坚定了敢想、敢写的信心和变日常总结反思为高质量论文的决心。”——崔营营
“在周五的名师工作坊活动后,我深深被郭校长的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所折服。我也反思了自己的工作,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并分析了原因,以给自己以警醒……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我原本觉得这句话只是心灵鸡汤,但在这次培训后,我仔细揣摩,感觉到了其中的含义。听到了看到了很多优秀老师的作品和工作态度,我觉得我今后一定能在这些智者和高人中学到更多!”——姚杭芳
“今天到场后拿到一份学习资料,是理、化、生各一篇论文,其中的化学论文是郭校长自己的作品,他以此为例来给我们阐述如何做课题、怎么准备课题。对照着文章听,很实在,也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大道理’。最让我感慨的是,郭校长对我们每个人上交的‘作品’都做了很详细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修改方向和指导意见,每一份都认真用红笔批注。我不禁脑补了一个场景:年迈但精神矍铄的郭校长,用他细长、枯瘦但有力的手戴上眼镜,静静地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地斟酌着大家的‘作品’,时而皱眉,时而端详,时而凝思,时而颔首·····那股认真和用心的劲让我很佩服,也许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全国劳模的风采!”
“今日感言:无论教学还是做课题,认真,你就赢了!”——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