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 11号)文件要求,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校长、书记
副组长:副校长
组员: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
三、具体实施
(一)学校及教师
1.明确学校上课时间。从学生健康成长角度出发,整体考虑学生睡眠时间,规定小学上午第一节课时间为8:30,中学上午第一节课时间为8:00。
2.合理安置早到学生。针对确需早到学校的学生,发放早到证,学校同一地点进行合理安置,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等活动,对无需早到的学生进行宣传,根据上学的时间等因素合理安排起床时间保障睡眠时间。
3.进一步减轻作业负担。各学科教师严格按照规定控制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笔头作业,三到六年级回家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中学不超过90分钟。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机制,赋予班主任作业删减权当作业总量超额时,班主任可协调各科教师,对当天作业进行删减。
4.加强托管作业管理。通过自习、学后托管、晚自习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5.引导良好睡眠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制定睡眠计划,立足家校共育,引导家长与学生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协助家长督促学生自觉遵守,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6.加强科学睡眠宣传。通过班队活动、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宣传普及科学睡眠知识,教育学生和家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7.倡导建立学生睡眠异常档案。立足学生个体,了解班级内睡眠异常学生的情况。针对个别学生睡眠的异常行为,建立档案,合理介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二)给家长和学生的建议
1.加强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增强对儿童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指导孩子合理制定个人作息时间表。应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的睡眠时间,指导孩子制定个性化的作息时间表,努力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3.减轻孩子课业、课外学业负担。家长应该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要自行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不要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发生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现象,从而占用孩子的睡眠时间。
4.督促孩子养成按时入睡的习惯。家长应该根据不同年段孩子应需的睡眠时间,以及学校建议的上床入睡时间(不晚于21:20),和孩子一起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督促其养成按时上床入睡的习惯,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5.引导孩子睡前做到三不要:睡前不要做剧烈的运动;睡前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机或电子产品;不要吃零食,从而保证孩子尽快入睡。
6.睡时要关闭卧室灯源。家长要尽可能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孩子睡觉时要关闭卧室灯源,保证孩子体内生长激素正常分泌,促进孩子长高。
7.关注睡眠异常情况。关注孩子睡眠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睡眠异常情况,主动寻找原因,积极与孩子沟通,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当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带孩子求助心理医师。
三、管理监督
1.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通过家长加强对学生睡眠情况的监控,形成学生个体情况记录。
2.定期开展有关睡眠情况的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西溪实验学校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