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围棋千古名句的:竟然是个“棋盲”
代表人物:苏轼
代表语录:赢了高兴,输了尽兴。
明代王如锡所纂的《东坡养生集》中,收录了一首《观棋》诗。在诗中,苏轼自称并不懂棋,却能悠然地看别人下棋而不觉得厌倦。在引言中,他写道:“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尽管苏轼不懂棋,他说出了围棋界的千古名句“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苏东坡认为魏晋士人安身立命讲究“贵适意”,下棋也当如是,心中无羁绊,享受过程最重要。
数百年后,明朝的宰相李东阳隔空对苏东坡点了赞,他夸东坡先生“得了围棋之三昧”(“得弈之乐为深”),接着还捅了一刀,“我就喜欢跟这种棋盲下棋”(“可与言弈也”)。
死前还要玩两盘:骨灰级棋痴
代表人物:曾国藩
代表语录:又看了一局围棋,我是小人!我真不是人!我怎么做人?!
曾国藩平生有三戒,除“戒妄语”外,还有“戒围棋”和“戒水烟”。经过痛苦的戒烟,烟是戒了,唯独这个围棋,曾国藩到死都没如愿。一方面嗜棋如命,一方面又发毒誓戒棋,曾国藩认为下围棋“最耗心血”,多下则“头昏眼花”“旷工疲神”,但还是“屡蹈之”。爱之深反又恨之切。在传世的日记中,这种矛盾心情反复出现,他甚至骂自己是“小人”“真不是人”“何以为人”,令人忍俊不禁:
“围棋一局,嬉戏游荡,漫不知惧,小人而已!”
“观入围棋,几欲攘臂代谋,屡惩屡犯,真不是人!”
“又围棋一局,何以为人?”
曾国藩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戌刻逝世。去世前一天,他下了两局棋。从日记可以断言,临死当天早晨,曾还围过两局。怎么说呢,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骨灰级棋迷。
迷归迷,曾公的棋品却为人争议。《清代轶闻》记载,他曾重金邀请晚清国手周小松对弈,以资消遣。周小松毫不留情,让了九子不说,并将曾的棋盘分成九个“品”字,意为“九品”,使他大失颜面。曾国藩一怒之下,将周逐出府门,原先应允的厚金也一分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