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棋篓子:专挑孩子下手
代表人物:王导,刘彧
代表事迹:你这熊孩子,怎么不知道让让你爹呢?
三国魏晋时期是围棋的第一个巅峰,棋弈之道在社会上层极为盛行。梁朝《棋品序》中就有“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士,逸思争流”的记载,生动地表述了当时围棋活动的盛况。就连曹操、孙权等政治大腕都是棋迷,就好比现在商界的高尔夫球,不会下围棋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官的。
古籍上常见某人“常与人围棋”云云,但他未必棋艺高超,很可能是个臭棋篓子,比如东晋名臣王导,史书上记载和他对弈的都是儿童。
某次,王导和天才少年江彪下棋,小朋友执意要让两子。王导下不来台,不同意。但江彪毫不留情面地说“你下不过我的”,果不其然。第二次是和儿子王悦下棋,儿子走错了想悔棋,王导急了,赶忙按住他的手,面红耳赤地说:“你这熊孩子,怎么不知道让让你爹呢?”
《南齐书》中的宋明帝刘彧也是个棋迷,但棋艺甚拙,还喜欢自己定规矩,把棋盘削去七八道,这可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就因为他是皇帝,别人不敢给他定太低棋品,于是好言好语骗他是第三品,他毫不自知,非得单挑当时的国手、一品棋手王抗。王抗苦不堪言,不能赢,又不能明显放水。让子不说,还得没羞没臊地吹捧:“哎哟喂!老板你这招高,实在是高!”宋明帝听了就飘飘然,更加沉迷于围棋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宋文帝赌棋输宣城,宋明帝为围棋没少干缺德事。有次,他与手下沈宪下棋,心情好就发话:“就你了,去广州当省长吧。”有因棋授官,还有因棋杀人。承荣彦棋下得很不错,宋明帝很喜欢他。可他家里有个母大虫,某次吵嘴把他英俊的小脸都划花了,宋明帝为他抱不平,“瞧你这损色,哥帮你治治她”,最后,竟然赐毒药杀了承妻。
死了都要爱:不下到吐血不痛快
代表人物:王戎,阮籍,阮简
代表语录:棋盘上的打劫更急啊!
西晋著名的“竹林七贤”,行为放荡,不拘礼制。《晋书》上说阮籍是出了名的孝子,母亲死的时候,他正在下棋,惊闻母噩,对手示意缓缓,他偏不,“棋还没下完呢”。棋毕,吐血数升。
同样是“七贤”之一,同样是孝子,王戎为其母守丧时,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拄拐杖,但饮酒食肉下棋样样不误。
《水经注》还记载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另一个“七贤”阮简当县令时,痴迷围棋。一次有人抢劫,县城一片混乱,手下官吏急忙向阮简报告“劫急”。当时阮简正在与人对弈,他对官吏说:“棋盘上的打劫更急啊!”(“局上劫,亦甚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