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方略
擦亮班主任育人底色
七月的山花更红
七月的绿树更荣
七月的雨后会遇到彩虹
七月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班主任的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为了助力班主任讲好智慧教育故事,提炼特色带班方略,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及班级管理特色。7月5号下午,我们相聚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举行了“智慧方略,擦亮班主任育人底色”林志超特级教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大家在活动中分享工作中的智慧结晶。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杭州市文溪小学的全体班主任,活动由于李丽老师主持。
活动在省教研室附属小学校长田巧玲的致辞中开始,她提出班主任的工作虽然琐碎,却在一个学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队伍稳定了,学校的运作就顺利了。每个班主任心中都有一块田,幸福快乐全都靠自己种。她祝愿我们的班主任们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感!
#02
接下来的带班方略首先由全建娣老师开启,她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和向阳班管理和建设的实际,设计持续晋级的妙趣10级激励,引领学生乐学、文明、洁美、健康、环保等行为规范的养成。最具特色的是班级黑板正上方的“10级﹒追光﹒向未来”进度条。平时由老师或者是小干部在相应的级数框里随机记录获得者的学号,使学生规范养成过程可视化,真正做到了知·行·评一体化。
李悠悠老师分享了四位老师的班级管理亮点。余老师在管理班级卫生中,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锻炼,帮助学生获得劳动的成就感,从个人单干到团队协作,达到从外力驱动到自我驱动。瞿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方法得当,育人无声。夏老师的弘文书院能够与学生共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孙老师在家校沟通中,能够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着眼未来。
凌珊老师与我们分享了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她打造的小蚂蚁中队特色活动分为四个部分。为了帮助学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设计了小蚂蚁分工沙龙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治,设计了小蚂蚁座谈会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精神,设计了小蚂蚁挑战营活动;为了让学生学会反思,解决问题,设计了小蚂蚁月度报告会活动。活动体系健全,充满智慧。
徐晓媛老师分享了富有特色的“稻”梦空间实践案例,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培植稻谷,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去了解一粒米的前世今生。“稻梦”课程中,孩子们会体验从播种开始,经历一系列的农事活动,坚持学习,零距离体验真实的务农活动。学生不仅能收获相应的科学知识和自家种的大米,更可贵的是帮助孩子们逐渐培养珍惜粮食还有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
胡敏娇老师介绍了“五好”班级打造方略,紧紧围绕“好习惯、好氛围、好能力,好心态、好胸怀”的目标,在班主任岗位上精耕细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胸怀,通过分层评价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最具特色的是胡老师用“苔藓微景观”来布置教室,学生们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装点教室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归属感,打造了班级好氛围。
王若雪老师分享了小队文化的建设。她有着对教育细节的敏感性,在重复的事情里能够做出创新,能在日常琐碎的事物中捕捉到一些别样的东西,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奇迹。小队的建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担当意识,学生成为了推动班级发展的主人。通过小队文化的建设,班级各方面都在进步。那些曾经在班级中默默无闻的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优秀,成为了一股崛起的中间力量。
周峰老师分享了关于班级特色环境布置的实践和思考。她通过确定物像,设计板块,关注发展等三个板块来打造特色班级,她的班级环境布置很有特色,将班级文化可视化,也成为了班级特色的重要展示窗口,既体现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又搭建起了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熏陶与感染,从而助推特色班级的打造。
徐府老师从教以来一直努力探索让学生觉得幸福的班级管理模式。她将自己的带班育人理念表达为三句话:养成习惯成就幸福人生,树立理想奠基幸福未来,学会共处走向幸福远方。在实践中徐老师围绕幸福教育的终极价值,着力打造主题育人方式:一是我们在一起;二是我们不一样;三是我们一定行为主题。将习惯养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际交往教育,融合在班集体的创建中。她用好了三个阵地:环境阵地、活动阵地、课程阵地,让班级人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孙志君老师的主题是通过班级岗位练就大大的“自治”感。她从班级岗位入手,让每个孩子各司其职,班级管理轻松很多。她从这三个方面着手:1.小小班级岗,在自选中寻“自理”秘方;2.自我管理员,在自选中寻“自管”秘诀;3.班级日志本,在自选中寻“自治”秘籍。她还设置了《班级日志》,班级进步不少,班级管理更有条不紊。
于李丽老师分享了劳动教育的开展。将劳动教育真正课程化,将其纳入课表,每周一次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认真贯彻学校的方针,扎实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并且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每月的劳动主题,采用闭环式4S(4 step:四步骤)指导学生学技能—用技能—提技能—获技能,从而拥有幸福的生活能力。通过评价,于老师及时点评反馈,对活动做出调整,以促进学生劳动品质的养成和提升,让他们拥有幸福的生活能力。
林常鑫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带班方略,她的芦荻班在林老师的带领下从新苗到茁壮成长再到绽放,一步一步向着目标,一路前行。她的带班方略独具特色:芦荻成长季,适切学生阶段成长;班校共育,“优化大师”形成合力;特色活动,树立学生自信;依托社区,践行小公民担当。在林老师的带领下,班级成果满满,学生如芦荻般灿烂生长。
黄红老师用平淡感人的话语分享了一个育人故事。面对一个性格内向,从不与人主动交流的孩子,与爸爸发生亲子冲突时,黄老师先从细微处着手,有意无意的关爱着学生,接着借助真诚的作文留言走进孩子的心,同时通过家访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改善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黄红老师的教育,也正如那盆薄荷,虽然没有娇艳的花朵,但是那沁人的绿却让人流连忘返。
陈荧老师就“网瘾问题”教育故事进行了分享。她抓住了班级生活中的一个个契机,通过同伴的影响来帮助网瘾学生;她积极进行家校沟通,通过家校协同合力来帮助网瘾学生;她开展了一个个活动,通过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来帮助网瘾学生;她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积极培养其他的兴趣来帮助网瘾学生。
最后工作室导师特级教师林志超进行活动总结,他说班主任老师工作非常细碎,细到一次作业本没有交,细到一张碎纸屑,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非常高尚的,高到育人理念的引领,高到文化的熏陶等等,希望我们的班主任能从细碎的辛苦中找到幸福感!就如有的老师从“管”到“理”,强调“人”的重要性,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有岗位,遵循生命的光彩;有的老师能遵守契约,既有活力也有秩序,引领学生走好每一步;有的老师注重培养民主关系,使学生学会自主自治。他强调班主任的工作,低——可以触摸尘埃,高——可以摘到星辰,所以我们的班主任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愿班主任们都能让学生如小鸡从内而外打破蛋壳,爆发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