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市紫金港中学2015年工作总结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6/10/18 03:06:33  点击数: 0】

2015学年,紫金港中学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传承保俶塔实验学校“笃志、博学、多思、豁达”的校训,以学校工作计划为统领,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打造美丽课堂,全力提升教师素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围绕“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夯实基础,规范管理”这十六字,依靠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同舟共济、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工作目标。

一、主要成绩

   (一)学生有新发展。学校开展“美丽课堂”建设,学生悄悄地变了,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有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自信阳光,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之下,爱校情感得到激发,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有新提升,特别是学习的主动性意识有明显改观。中考成绩有提高,升入省重点普通高中和特色高中有126人,占九年级学生总数的57%;杭州市初中学力水平抽测考试中,我校的语文、科学均名列西湖区同类学校前茅。

学校坚持全面推进特色发展。在区第45届秋季田径运动会,我校获初中男子团体总分第五,女子团体总分第六,团体总分第五的好成绩;在区体艺监测中,我校艺术获全区第二,体育获全区第十的成绩。学校校本课程和社团建设有声有色,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和张扬,一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有270余人次获奖,曾熙那同学获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二等奖的第一名,他的《家庭淋浴废水余热回收装置》获国家专利;在2015年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中,有14人次获奖,其中丁晨昊、人可古月获一等奖;在第十届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中,我校获一等奖。

(二)教师有新发展。教师的爱校情感得到激发,凝聚力增强;教师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能力得到新提升,参与研究的面更广,学校共有8个课题在区级立项,其中三个课题推荐到市,学校共有六位教师在区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刘清兰老师的论文获杭州市二等奖、西湖区一等奖。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就。汤浩老师获区首届功勋班主任称号,李成老师被评为杭州市优秀教师,徐雪婷老师入围最美西湖教师20强;有30余人次在优质课、基本功比赛等业务评比中获得区级以上荣誉,其中沈婉君代表西湖区参加杭州市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学校推荐的陈晓怡、华淑宁、乔庆华等7位教师全部评上西湖区教坛新秀。

(三)学校有新发展。学校在办学设施、环境改造上得到了提升;家长、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高;学校的美誉度有提升,省电视台对我校的科技节进行报道,都市快报报道我校中考情况,五批次120余人次的校长、老师到我校的学习交流;对口小学学生流失率得到控制,有回升;学校正申报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和健康促进学校的评比。

二、工作重点

(一)提升教职工素养和能力  。一是培育爱校情感。学校站在新的起点上,教师对此有想法,有顾虑。学校行政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及时分批与教师谈心谈话,了解教师的心声,解释相关政策,征求教师的建议,消除顾虑,校长在教师大会上作了《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发言,统一教职工的思想,稳定教职工的情绪,引导教师将学校发展为有特色的新优质学校当作共同愿景。二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学校对行政做了明确的分工,制定岗位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和考核目标,开展中层干部述职、考核和竞聘。三是提升教职工的成就感。学校优秀教师对于给教职工作报告,被选中论坛主讲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都格外珍惜,他们的发言总能赢得阵阵掌声,一年来共有12位教师与全校教师分享他们的优秀做法、经验和敬业精神。四是创设学习研究的平台。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三位专家给教师做学术报告,学校安排教师到温州、广州、昆明、宁波等地的学校学习,共70余人次;积极争取区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学校承办12次区级以上教研活动,鼓励支持教师主动参与这些活动,主动承担展示、研讨的任务;改变师徒结对方式,变拉郎配为相亲;开设青年学堂。

(二)开展“美丽课堂”建设。一是聚焦课堂,形成“美丽课堂”内涵共识。美丽课堂关注标准的课堂,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和难度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领悟新课标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美丽课堂”是聚焦有效的课堂,开展高效课堂的有效要素研究。二是聚焦课堂,开展研究。以《跟踪式教研,打造美丽课堂的个案研究》课题为引领,各教研组的跟踪教研做得到位,不缩水,有的组有创新,教研效果好。

(三)提升德育实效。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全员德育意识,加强德育队伍培训,组织班主任开展德育案例的撰写,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交流会,推广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做法。二是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少年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进一步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与要求;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认同,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积极探索,构建德育体系。科学设计主题班会,使主题班会序列化;有机整合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廉洁教育、公民教育和纪念日教育等形式和内容;分年段开展好书推荐和读书活动。

(四)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坚持特色发展、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的办学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统一安排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的时间;挖掘潜能和资源,学校有校本课程和社团30个,七、八年级学生全员参加;丰富组织形式,真正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成功举办首届“三周”、“三节”,学校的科技和艺术等部分项目已经初步彰显特色。

三、正视不足

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准备不足。虽然开展微课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但参与面不广,长期坚持的老师少。由于学校信息技术的力量较薄弱,学校未能深入学习研究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

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不够。未能深刻领会省教育厅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的精神,缺乏顶层设计,虽然有30门校本课程,半数是社团。主要是担心减少国家课程课时影响教学质量,对教师开发拓展性课程的能力信心不足。

                                       2015年12月

 



附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