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市紫金港中学2016年度创建西湖区第八批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6/10/18 04:59:51  点击数: 0】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指导,以绿色、创新、共享、开放为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环境保护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校园绿色文化氛围,创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环境意识、环保素养和环保能力,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创建目标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

2.教育工作优质化。充分利用先进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3.环保教育活动常态化。与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相结合,与德育日常教育相结合,在师生开展节电、节水、节纸和光盘行动、健康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教育;

4.创建主题活动多样化。以活动为手段,与校科技节、科普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姜建忠,副组长:齐来顺、夏英,组员:沈培红、唐风华、沈琬君、徐雪婷、宋潘、胡亚妮、姜文、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全体班主任。

2.创建工作小组:组长:夏英,组员:齐来顺、唐风华、徐雪婷、沈培红、汤浩、宋潘、吕莹、金亚萍、郑敏婧、姜文。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搞好创建工作动员。6月,利用教工大会,开展世界环境日教育,做绿色学校创建动员。明确每一个教师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应将环保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找到学科知识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开展环境教育渗透。各班召开主题班会,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将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相结合,以加强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

2.召开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建立以班主任和科学、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教育工作。

(三)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1.结合环保节日,开展宣传活动。抓住3月12日植树节,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30日世界无烟日,4月的爱鸟周活动,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的节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开展“我与植物共成长”活动,开展收集旧伞、铅笔头、牛奶盒等废物利用活动;举办各班每学期出一期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专题黑板报评比;发动学生,组织“护绿小队”,积极投入到五水共治等环保中去等,使环境教育不断持续。

2.充分挖掘教育题材,开展学科环保渗透教育。结合语文、英语、科学、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等学科特点,从课堂主渠道渗透环境教育,从原课文知识点上渗透,保证“环境”教育既有内容,又有效果,也不加重学生负担。

3.安排参观活动,提高环保认识。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走进八卦田、传化大地绿色蔬菜生长基地了解施肥和除虫的环保措施,走进杭钢、杭波等大企业深对工业企业排放污水标准的理解,走进浙大实验室、低碳博物馆等了解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的人类大有作为的信心教育,通过实践获得从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环保知识。

4.积极开展美丽办公室、美丽班级创建活动,以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为重点,制定创建方案,落实检查评比,评选表彰为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美丽办公室、美丽班级、美丽学生。

5.优化校园环境,推进硬件建设。校园环境,是最生动和形象的绿色教材,在注重“绿色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应当优化校园环境,以校园环境育人。要搞好校园的植树种花,提高绿化覆盖率,用环保理念美化、绿化校园。要有效控制学校的多种污染源,开展节水、节电等节约资源的活动,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保持环境整洁,食堂卫生,校园净化,厕所干净,学校活动全过程中要体现环保理念。将节能环保纳入学校硬件建设之中。

 总之,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再接再厉,团结奋进,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从而开创我校环境教育、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附件:

下一篇: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