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子湖小学演习规划
为规范学校各类演习,加强演习实效性,从而更好的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全校师生安全应急反应能力,增加师生安全防患意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人身安全,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演习规划。
一、演习时间的确定:
1、防暴疏散演习:
每学期开展一次,每学期第三周周三为演习日。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间宣布方案。
2、消防疏散演习:
每月开展四次(以完整月份为准),每月第一周周二为演习日。每学期第一次演习在国旗下讲话时间宣读方案,其它几次不再布置。
3、食物中毒安全演习:
每学年开展一次,时间以总务处确定为准。
二、演习内容及目的:
1、防暴疏散演习:
1)外来入侵,保卫力量在门口及时制止;学生熟悉疏散音乐,及时向教室内集中;
2)外来入侵,未及时制止,在校内发生争斗,教师及时疏散学生,无音乐;
2、消防疏散演习:
1)学校自己组织,熟悉疏散音乐,掌握疏散流程和要领,操场上集中;
2)与消防中队联合,观看消防表演,掌握基本消防技能。
3、食物中毒安全演习:
主要目的是一旦发生师生中毒情况,相关部门、老师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助,并防止事态恶化。
三、演习人员的确定:
各演习方案人员由职能部门和岗位确定,如无人事调整,演习中各负责人员职能不再调整。
四、各演习方案。
九溪校区:
西子湖小学九溪校区紧急疏散演习方案
一、演习目的:
为更好的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提高全校师生安全应急反应能力,增加师生安全防患意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人身安全,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检验我校校园紧急疏散意外事故处置能力,特制定本演习方案。 二、演习目的和内容
(一)使全校师生进一步掌握在紧急突发事件(本次以防火逃生为主)中疏散撤离的基本常识。
(二)使全校师生熟悉疏散撤离的路线、方法,通过演练缩短疏散时间。
(三)检验本校制定的“紧急疏散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具备可行性;检验学校在紧急突发事件事件中的指挥、疏散、安保工作是否及时迅速,准确到位。
三、演习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四、演习地点:本校教学楼、塑胶操场
五、组织结构和职责
(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
总指挥:分管校长
小组成员:总务主任助理 教导主任
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紧急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启动预案。
(二)疏散引导组
组长:安全小组成员(2人,各负责一个楼梯口)
组员:全体班主任、德育教师
职 责:在指挥组指挥下,按照预案措施快速有序地疏散全校师生,到达安全地点后,及时进行人员清点,并迅速汇报给指挥组组长。
(三)安保组
成 员:保安人员
职 责: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
六、演习过程:
1、前5分钟分由各班班主任在班中讲清演习目的和演习方案,明确演习要求,使学生清楚演习线路,学生在班中待命。
2、在演练前,由现场指挥对全校师生进行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培训。
3、总指挥发出演练信号,全校师生有序按指定路线撤离。疏散引导组组长张燊、赵雪明在两个楼道口进行疏散引导,在当班任课教师的指挥下,学生紧急、有序地向操场安全区域撤离。当班任课教师为该班的第一指挥者,各疏散引导人员和空课教师在第一时间赶到各楼梯口协助指挥学生,并一起撤离。
4、各班负责人在学生疏散到操场安全地带后,在演练结束后向总指挥报告各班避灾情况。
5、总指挥发出第二次演练信号后,演练正式开始。
6、学生到达操场指定位置后,迅速整队待命,各班班主任、德育教师或当节课教师迅速就位维持好各班学生纪律,清点人数,并报告总指挥黄家欢。
7、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小结。
8、全部演练结束后,各班学生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带领下按原路返回教室,继续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七、疏散路线:
各班按预定路线分前后门有序撤离教室,有序、快速到达指定地点,班主任等进行安抚、整理工作。
八、演练注意事项:
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提前向总指挥报告,并提前将该生护送至操场的安全区域。
2、分班演练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
3、演练前班主任要有目的的将一些火险、疏散的知识逐步渗透给学生,为正式的演练打好基础。
4、全校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如有学生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5、疏散引导小组、当班任课教师、班主任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后才能离开,
6、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校。
7、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杭州市西子湖小学九溪校区防暴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二.演练目的:
(一)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召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精神。
(二)通过演练,使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了解应对非法侵入事件的行动步骤,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提高教职工防范、自救、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通过演练,使全体教职员工树立确保学生、教师不受伤害的观念,激发教职员工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
三.演练准备:
用铃声紧急报警;配置防身棍等防暴器械;制定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及各工作小组职责等;设计演练活动实施方案;布置演练活动场地和设备;安排人员分工、摄影。
四.演练组织:
组长:分管校长
副组长:法制副校长、总务主任助理、教导主任
组 员:学校全体教师
五.演练方案:(一)
(一)突发事件分析:
1.作案动机:一中年男子因发生经济纠纷和感情受挫,仇视社会,意图闯入校园,伤害学校师生,报复和危害社会。
2.作案类型:因经济纠纷而引发的恶性行动。
3.事件发生的主要情节: 月X日X午X时,一中年(家长或警方人员扮演)男子来到西子湖小学大门前,说是学生家长,要到班级去找学生,保卫人员遂对其进行询问学生姓名,在哪个班级,班主任姓什么,该男子回答模糊,给人感觉行为十分可疑,于是不予放行,于是该男子出现烦操不安的情绪。中年男子于X时X分拔出尖刀,欲强行闯入校园,学校门卫人员极力阻止,同时吹响警哨(或按响警铃),发出警告信号。学校护校队成员(XXX、XXX、XXXX)听到警哨后在X分钟内赶到现场,齐心协力共同对付行凶人员。副组长迅速拨打110报警电话,公安民警在X分钟内迅速赶到现场,应急处理突发情况,操场上的学生在班主任与德育老师带领下迅速撒离到二、三楼,各班进入班级,班主任班中组织学生锁紧门窗,相关德育教师拉下卷闸门,并与其他德育教师守住两侧卷闸门(西侧:五、六年级德育教师。东侧:三、四年级德育教师)。在公安民警等人员的增援下,成功制服了犯罪男子,把师生受伤害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紧急应对措施:
1)保安人员迅速吹响警笛,并尽力阻拦行凶人员。第一闻迅人员迅速通知学校负责人,在场人员设法牵制青年男子,其他闻讯人员迅速通知护校队。
2)护校队立即打110报警电话进行报警,同时全面启动学校应急程序,各工作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内就位应急处理。
3)护校队第一时间迅速报警,同时报上级有关部门。及时了解事件进展,传递信息,确保通讯、信息畅通。尽量通知外部人员,争取援助。必要时,及时联络119、120等救火、救护部门。
4)就近人员就近取用防身物件,立即赶到现场,积极与青年男子交涉、周旋,尽量拖延时间等待警方支援。当事态恶化时,临危不惧,与罪犯斗智斗勇,争取制服犯罪分子。
5)教师第一时间紧急疏散学生,按预定路线,争取以最短时间将学生转移至安全地带,在疏散过程中尽量将恐慌、声响等降低到最低限度。
6)医务救护教师紧急处理受伤老师,尽力将伤情控制在最低限度。物品转移组配合警方行动,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尽快通知当事家长,请其火速赶到现场。
7)事件结束做好学生、家长及周边人员的稳定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恐慌。配合警方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8)应急机动组全面做好应急准备,根据指挥组随时增援其他各组。
9)警方赶到后,学校各工作小组配合行动。
10)警报解除后,学校恢复正常教学次序。
六、人员安排:
保安:校门口值勤,劝阻、吹哨、拦截
护校队:黄家欢、张燊、李海就近捡拾棍子等前往协助拦截行凶人员
孙祖勇:报警(110,摸拟,实际打给张志宏警官,然后守住东侧卷闸门)
班主任:带领学生撤离到二楼,进行安抚。一(3)班撤入六(3)班,二(3)撤入五(3)班,撤离过程中注意安全、有序。
德育教师:西侧卷闸门:五、六年级德育教师。东侧卷闸门:三、四年级德育教师。卷闸门由两侧负责德育教师下拉,锁闭。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