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子湖小学2024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精致和谐办学目标,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体系,着力骨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学校。
二、主要目标:
以省义务教育均衡评估为导向,全面梳理、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优化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和劳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名师培育基地作用,深入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加强骨干师资培养,提升教研实效,完善教师评价,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养;持续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落实茶文化特色教育,加强馆校合作,探索小导游特色活动开展;继续以精准作业、分层作业、智慧作业为突破口,不断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等工作开展,整合多方资源,助力学校全面发展。
三、具体举措:
(一)党建师风建设
1.党建品牌建设:以《杭州市西子湖小学党员帮扶结对活动方案》为抓手,持续推进问题学生帮扶活动,以小组形式多对一开展心理疏导、学习辅导、行为引导,扎实有效落实帮扶举措,争创“西子蓝”党建品牌。
2.党建活动规范:针对两校区党员集中学习困难情况,进一步规范集中学习形式,通过全员集中、小组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三会一课”,确保党员学习教育有成效。
3.清廉学校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清廉学校”建设,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落实,高质量推进民主集中制;不断加强廉政宣传,通过党课、教师会、年段集会等多种形式,在党员、教师、学生当中播散廉政种子,营造清廉校风。继续引领全体教师争当“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德育体系建设
1.健全德育课程设置,聚焦课程育人: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开好浙江省《人·自然·社会》、杭州市《我与杭州》、《道德与法治》《劳动》等德育课程,利用好元旦、六一等节假日和学农研学、学军活动、春秋游活动、第二课堂等活动,保障德育工作全面落实。
2.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聚集评价育人:在现有“西子湖小学五好少年评价方案”基础上,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完善评价内容,明确评价方法与步骤,落实多元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优化学生成长手册,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袋;优化五好平台,将数字化评价与纸质评价相结合,推进评价结果的应用。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健康育人:引进“紫微园点”心理健康专业团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心学生思想动向,结合心理健康团辅、个辅活动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按要求每月开展二课时的心理健康辅导课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4.完善育人体系,实施全面育人:开展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习宣传,加强红色教育;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四史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廉洁教育、禁毒教育、防艾滋病教育、反邪教教育、交通安全、节能减排、禁烟、知识产权、国家版图等主题活动。
(三)教师队伍建设
1.区域协作工作开展:发挥跨区域协作校名师工作室作用,推动本校青年教师充分参与协作校名师工作室活动;举办一次区域教育论坛或学术研讨活动(以跨区域协作或高质量教育联盟为基础)。
2.名师培育基地工作开展:加强区名师培育基地工作开展,以语文教研组为主要培育对象,根据学校实际,打造具有西子湖小学特色的教研模式,推动教研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运作;加强基地成员的个性化培养计划,促进基地成员在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地提升,创造基地成员展示机会;为基地成员向高级教师职称晋级打好基础。
3.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在区一、二层次学科带头人基础上,逐步完善校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力量,建立2至3个校级名师工作室(以班主任、数学、英语学科为主);保障校名师工作室活动场地、运行经费、师资考核奖励,切实发挥工作室实效,培养校级骨干梯队。
4.研训一体化工作开展:推进全员培训常态化开展,针对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家校师生交流专业提升,邀请一线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指导;推进教研组教研、培训一体化,以研代训,以训助研,提升教研实效;充分发挥骨干师资作用,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开展研训活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持续利用好数字化手段,开展数字化教学诊断,帮助年轻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5.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在业务考核、评优评先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优化学生、家长评价,推动教师评价全面、科学开展,激发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实效。
(四)教学质量提升
1.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由教导处制订标准化课堂常规规范,从学生上课标准要求、教师上课规范性要求两方面入手,形成统一的听评课评价标准,促进教学行为改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由校长室、教导处开展联合定期听课活动,针对教师备课、上课进行常态化检查;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及课堂组织管理意识。
3.进一步落实精准作业: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落实精准作业、分层作业,要求教师布置作业既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要重视学生作业的书写习惯与规范性,同时还要求教师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有复批。每月进行一次作业展,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作业评比。
4.进一步落实校本教研:抓好教学教研活动的管理,举办专家讲座、校内外的教学交流与听课活动、学科研讨会、骨干教师展示课、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继续开展以"关注学生成长,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全员性听课评课活动及研究性授课、观课、议课活动,深入进行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拿出一堂高效率的课,结合优质课评选,各教研组推出1-2节优质课。
(五)校园环境建设
1.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持续做好“校安一件事”,认真开展护校安园组织工作;常态化开展校内反恐防暴、防灾减灾、火灾疏散等演练活动,结合119消防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次校车疏散考核;加强保安人员入职审核、培训;优化家长护学岗工作;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推进家长进食堂监督工作,加强食堂员工常规管理,修改员工每月考核制度,确保饮食安全。
2.加强环境美化提升:提前谋划茅家埠校区窗户更新、两校区教室办公室改造工作,做到少花钱、干好事;统筹学校绿化建设,观注细节,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空闲空间,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美观度。
3.加强资产管理优化:启动2024年固定资产报废工作,特别是对年代久远数据异常的固定资产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做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与教师办公设备的更新维护,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定期盘点现有教育设施,提升设备使用率。
4.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垃圾分类检查,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垃圾分类个人评比与集体评比活动,结合每周优胜班级评选活动,值日、值周师生做好垃圾分类检查工作,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入。
(六)特色文化建设
1.落实茶文化特色教育:优化龙井茶普及校本教材,有序开展茶文化拓展课程;聘请茶文化专家,打造特色实践课堂,开展龙井茶培育、采摘、炒制、冲泡等实践活动。结合科学、美术学科,开展龙井茶跨学科学习,如茶文化小课题研究,茶饰、茶具设计制作等。
2.探索小讲解员馆校合作:充分挖掘名胜区场馆资源,借力杭州西湖博物馆、杭州茶叶博物馆、杭州动物园、杭州少儿公园、杭州植物园等馆室,开展小讲解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立小讲解员队伍,做好梯队建设;成立辅导教师团队,做好培养训练;参与场馆现场宣介,探寻育人模式;创设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等多种宣介平台,创设红色小讲解员特色品牌。
3.加强特色文化营造:做好学校茶文化劳动基地建设,落实班级劳动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做好学生特色作品的收集、评比工作,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及时上墙特色作品,营造良好特色文化氛围。
(七)家校社协同工作
1.做好三结合教育活动,整合德育资源,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建育人合力。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组织与载体,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施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组织“走心式家访”, “有效家访”专题研讨活动。
2.积极加强与景区关工委、社区教育学院、消防、公安、交警、第二课堂等场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开发与整合德育资源,营造整体育人环境,充实校外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和家长中的优秀人物以及法制副校长、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密切法制副校长的联系,加强支技与配合,开展学生法制宣传、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等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培训,切实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八)其它各项工作
学校要科学统筹、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切实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校园建设,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营造校园良好语言文化氛围。要注重各项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结合“护校安园”工作,落实校园各项安全保卫措施和政策,做好传染性疾病研判与防控工作,加强体育卫生工作,保护学生视力健康,制定切实有效的计划,认真完成档案管理、图书管理、爱国卫生、学生资助、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努力办好景区百姓满意的优质学校。
杭州市西子湖小学
2023年12月25日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