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我继续担任学校的科研室副主任,主要分管学校的科研、师训工作。任职以来,本人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向各位老师述职,请予于评判。
(一)科研工作
抓好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学校的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加强课题的过程性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组织好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会、中期汇报、课题成果推荐会活动。一学年以来,学校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2项,2023年西湖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5项,2022年杭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研究(基教)评比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西湖区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3年杭州市综合规划课题立项1项,2023年西湖区综合规划课题立项1项、小课题立项5项。学校的科研成绩硕果累累!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
1.专家引领,提升科研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聘请了校外的专家对学校的科研进行指导。在2023年市级区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中聘请了西湖区教育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曜君教授、西湖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王斌主任为我校课题组的教师进行指导。在2023年西湖区课题成果评比中,我校邀请了西湖区教育研究院王斌主任为学校的老师进行了论文指导。
2.骨干带头,增强科研氛围
学校中老年教师居多,全校科研氛围薄弱,青年教师们又有心无力,感觉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骨干教师纷纷带头进行科研,课题组成员为中老年教师及年轻教师。
3.教研牵引,提升科研水平
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尝试以教研组带动科研的形式。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教研组申报课题立项,校本研修与课题相结合。在本年度,美术教研组牵头的小课题研究获得了区级二等奖,语文组和信息组的小课题获得了区级三等奖。
(二)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年,根据(浙教基[2015]36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2022学年校本研修申报书内容,围绕“互联•互惠•互促:四位一体校本研修”主题,在已有特色论坛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项目制教师学习活动,有效提升教师时间利用率,更加全面地挖掘全体教师的潜力,激发全体教师的学习活力。
1.健全机制,落实培训
(1)完善研修机制,重视督导管理
我校把校本教研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切人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两个方面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组,科研室具体管理。建立层层负责、逐级落实的校本研修机制,确保校本研修工作落到实处。
(2)创设成长平台,助力校本研修
我校校本教研以“青蓝工程、专业引领、自我反思” 为基本策略,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经验交流、骨干引领等形式,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平台。
青蓝工程,促进新教师成长
“老少结对 、以老带新、互助学习”是我校一直坚持开展的传、帮、带活动。 学校为新教师分别找了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老师作为学科师傅,班主任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师傅。通过签订师徒结对协议,明确师傅和徒弟的职责,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备课、听课、议课、问题探讨等不同形式 ,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专业引领,加强骨干教师辐射
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积极推进师训中骨干教师辐射影响力,师训领导班子制定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分析各个骨干教师的强项和特色,激发骨干教师潜力,多种途径强化骨干教师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引领教师共同发展。以特色论坛为依托,学校以教师社团、湖畔论坛、班主任论坛等形式开展研修活动,要求骨干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带头组织相关研修。每位骨干教师必须开展师徒结对工作,认真担负以老带新职责。教研组长合理制订研修计划,将教研与研修紧密结合,严格落实研修制度,切实开展研修活动,把课堂教学、作业布置批改等作为研修重点进行落实。
我校分以下几个步骤推进“骨干教师辐射”。搭建骨干教师班子成员。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科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骨干教师领导班子。骨干教师包括区级名师工作室、区级学科带头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制定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学校层面主要管理校级学科带头人,制定校级学科带头人规划。制定骨干教师辐射的校本研修方案。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实际及骨干教师特色,要求骨干教师每学年需申报一次教师工作坊。
(3)培育基地,助推骨干教师提升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快学校优秀教学教研人才的专业成长,促进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本学期名师培育基地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发展局与西湖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顺利推进,王曜君作为名师培育基地领衔导师全力助推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发展,进一步助力骨干教师的提升。
2.优化调整,完善内容
在日常研训中,学校不断根据工作实际和教师反馈,优化调整研训制度与内容,更精准地反映教师的研训状况。
(1)调整培训形式,优化考核细则
随着校本研修与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的日益紧密,研修考核也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为进一步明晰相关学分认定,更加公正合理地给予评定,同时起到方向引领的作用,学校加强了对教育研究、学习研修的权重比,新引入教师需求大、认可度高的项目,使研修考评针对性、引导性、实效性更加明显。本学年的校本培训形式主要有针对性的教师社团研修和集中研训两种模式。教师社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教师自主申报、自主选择、自主抱团,能动地构建教师研训共同体。依托“湖畔论坛”平台开展集中研训,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从校本实际情况中发现亮点、寻找问题、总结成果,开展联动式的经验分享活动、成果展示活动、问题交流活动等,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成长,进一步提升研训的实效。
(2)加强骨干引导,凸显教学地位
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骨干教师引领作用。以特色论坛为依托,学校以湖畔论坛、教师社团、班主任论坛等形式开展研修活动,要求骨干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带头组织相关研修。每位骨干教师必须开展师徒结对工作,认真担负以老带新职责。教研组长合理制订研修计划,将教研与研修紧密结合,严格落实研修制度,切实开展研修活动,把新课标和项目化学习等作为研修重点进行落实。
(3)及时更新内容,针对工作实际
校本研修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有高度的相关性,学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及时调整部分研修内容,以更切合学校需求。本学年根据区域学习要求及学校的现实情况,重点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新课标、项目化学习的相关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工作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能批评指正,帮助我进步,谢谢!
李晓清
2023年7月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