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2组别:数学组
小学高段数学“自助餐式”作业的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在重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同时,更加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更关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我校实行的是小班化教学,现有的班级模式为进一步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通过设置“自助餐式”作业,从而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些思路与体会:
关键词:小学高段自助餐式作业实践研究
一、“自助餐式”作业的背景分析
1、小班环境下分层教学的需要
小班教学环境最主要的特点是班级学生人数少,一般在20~30人左右。在这样的班级教学中,由于人数少了,每个学生受到的关注就更多。相对而言,学生享受到的教育机会更平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要实现“因材施教”首先要承认和尊重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在同一班级内开展分层次教学。“自助餐式”作业设计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又为分层教学提供了保证。
2、“分化”状态下个体发展的需要
进入高段,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日趋明显,此时的作业再实行统一而单调的“大锅饭”,会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而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可能又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导致个别学生形成了“复制”作业的不良习惯,懒于思考。更重要的一点是,“大锅饭”往往形式单一,不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众口难调,不能满足学生的口味需求,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成长过程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同时,言语和意志发展水平都在不断地增强、由他律向自律过渡。他们的行动由受外界老师家长的权威约束逐渐发展到受内部自我认识的制约和调节,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断增强。在评价方面,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由片面评价向原则性评价、全面评价发展。
二、“自助餐式”作业的理论依据
1、所谓“自助餐式”作业
“自助餐式”作业设计就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以及基本的规律技巧,基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精心设计和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这种作业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选择权,实现人人在练习中有所收获、体验成功。
2、“自助餐式”作业的理论依据
近几年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在我国的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智能、生存智能等九大智力构成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新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理论。当我们用这一理论来审视和反思传统作业时,会发现许多不足之处。
在此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自助餐式”作业应运而生,其设计力求体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每个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自助餐式”作业的实施过程
实行“自助餐式”作业先后包括菜单制订、选餐、用餐、餐后评价等几个重要的流程,以下分别作进一步阐述:
1、菜单:精心设计“自助餐式”作业
“自助餐”既然面对的是全班学生,菜单制定时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在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上要分层设计,做到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造目标的统一。同时,可供选择的范围不能太小,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菜单,这是至关重要的。设计菜单时要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数量适当,结构均衡
设计作业菜单时,要注意题目的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根据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进行选择。另外,题目的类型要形式多样,否则学生在选择时会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情况。
(2)晕素搭配,营养全面
除了题量适当外,要注重题目形式的呈现。同一知识内容,通过不同题型呈现出来,难易程度以及考查能力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例如,六年级学习“圆的周长”时,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张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菜单:有看图直接计算圆的周长的“开胃小菜”、有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主食”提供、有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菜”。另外,还有“特色菜单”中的一些难度稍有提高的题目可供学有余力或有兴趣的学生来选择。
(3)精心烹饪,色香俱全
为了让“自助餐”受到欢迎和好评,每一道“菜点”都要经过精心地选材和
烹饪,这样才能烧制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精心选择练习,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4)特色菜点,迎合小众
“自助餐式”菜单虽全部陈列,让学生自选,但菜单制订时也应适当安排一些特色菜点,以迎合少数学生的口味。
一些专题的“自助餐”,更应安排较受欢迎的菜点。例如:在计算教学中,我设计了以计算复习为题的“自助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形式新颖,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开胃小菜:(二选一)直接写出得数的口算题两组
※主食:(三选一):列竖式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估算;
※菜肴:(三选一):找规律,填数;根据图意写出列式;解比例
以上三项为必选菜单,除此之外,还设有特色菜单,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选做题。
2、选餐:自主搭配“自助餐式”作业
制订好菜单的内容之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也可以通过同伴参考选择、老师推荐选择和家长协助选择等方式来决定“自助餐”的内容和结构组成。
(1)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营养需求和“口味”来为自己挑选餐点,至于“自助餐”的内容和数量由自己决定。既要吃得适量,又要注重营养。以上面的菜单为例,可选择一份“开胃小菜”,外加一份“主食”和一份“素菜”,搭配出一份特别的、适合自己的餐点。
(2)同伴互相商议
除了自己决定餐点的内容以外,还可以在四人小组里进行讨论和商议,选择四人“套餐”。因为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消化能力各不相同,可根据实际的接受能力在组内把“套餐”进行合理分配。学有余力的同学可选择稍有难度的,中间水平的学生可选择难度中等的,而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3)老师指导推荐
老师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比较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因此,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老师可根据情况进行“菜点”推荐和引导,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自助餐”。
(4)家长共同协助
由于小学高段的学生自我的约束力和管理能力仍不是特别的强,有时,难免会出现学习上懈怠或偷懒的现象。家长的协助更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并有效控制餐点的数量。从而保质保量地汲取“自助餐”中丰富均衡的营养成分。
3、用餐:认真完成“自助餐式”作业
选择好了“餐点”,接下来就要享受精力搭配、独一无二的美味了。怎么“食用”也很有讲究,它将直接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
(1)先素后晕,利于消化
据营养学研究,人们在吃饭时先吃点素菜,再吃晕菜,更利于食物的消化,促进身体健康。那么在做作业时,我也提倡孩子先从较简单的“开胃小菜”开始,相当于是运动前的“小热身”,然后再去完成有适当难度的题目。这不但有利于巩固基础,更为后面完成作业有所帮助。例如,在做“圆面积”专题“套餐”作业时,可先适量做几道与∏相关的口算题。
(2)细嚼慢咽,充分吸收
吃饭时,为了更好地吸收营养,我们讲究细嚼慢咽。做作业也有同样的道理,很多学生比较马虎,没有仔细读题的习惯,看到一道题目,往往还没有充分理解题意,埋头就做。在这种“狼吞虎咽”的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消化不良”,许多不该出现的题目频繁出错。“细嚼”是指要认真读题,真正理解题意,有时要圈圈点点出关键的词、量;“慢咽”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知识点,吸收“餐点”带来的营养。
4、餐后:反馈评价“自助餐式”作业
“自助餐”的质量好不好?是否受到大家的欢迎?用餐的情况又怎样,是否有助于营养的充分吸收?这些问题都需要“用餐”后的反馈和评价,以便于以后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1)实施多元激励评价体系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浓郁的相互学习的氛围,在尝试开展“自助餐式”作业的过程中,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用餐”的情况,即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进行作业评价。
①自我评价
主要针对平时的口头作业或书写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的评价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自助餐式”作业自我评价表日期:
我的自助餐菜单 | 用餐总体评价 | 消化吸收评价 | 所获得的营养值 |
②同伴评价
同伴评价以小组长为主,针对作业内容的完成情况,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以评语点评的方式提出优点,然后针对不足提出宝贵的建议,便于今后改进,以促进共同学习、取长补短。
③老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既要协调各评价主体相互配合,又要对学生的完成作业的各方面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④家长评价
为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更全面的评价,教学中还充分调动家长参与评价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平时的口头作业或布置的实践性作业,需要家长共同配合完成的。运用家长评价,可使整个过程更加完整,同时也加强了家校之间的配合。
2、设计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
(1)“营养成长值”评价。根据学生所选的“自助餐”的搭配数量、结构以及作业的书写态度、完成情况给予相应数量的“营养成长值”。作为学生作业的定性评价。
(2)综合性评语评价。评语,是一种作业评价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以借助教师写评语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教师在批阅作业时,可针对完成情况巧用评语,以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3)量身定制“用餐”收集袋。为了便于记录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各制作一个“用餐”情况收集袋,记录学习的点滴,特别是在用“自助餐”过程中哪些营养出现了“消化不良”的情况,以便于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
四、“自助餐式”作业的实施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自助餐式”作业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的,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不同学生的口味。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最明显的是班里的少数几个学生,五年级刚接班时因基础弱,不完成作业是家常便饭。自从实行了“自助餐式”作业后,每一天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作业的质量也在不断进步。许多同学也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在与同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又会发现许多新的问题,从而产生探索和学习更多知识的愿望。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减负的背景下,我们一直在提倡数学学习要“精讲、精练”。传统的“一刀切”式的作业形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而“自助餐式”作业由于注重了分层施教,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很多题目已掌握了,就可以自主选择稍有难度的题目来完成,而没有必要在已经做了多遍的类型题目上浪费时间;而对于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说,面对很多题目时,往往会觉得有难度,难于理解,效果不会理想,更会降低学习的自信心。而“自助餐式”作业,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保证了全体学生在不同的目标下练有所得。
3、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在教学中进行“自助餐式”作业尝试,为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不但解决了个别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更保证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通过数学学习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老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是相一致的,但更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五、“自助餐式”作业的反思与困惑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实施数学“自助餐式”作业是体现自主、张扬个性的重要手段。它帮助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在不断的探索中,边总结经验,边反思不足,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
1、关注差异,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程实施以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已认识到关注不同学生之间差异的重要性,然而,真正把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并非那么容易。特别是在“自助餐”式作业开展过程中,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了学生,但有些时候,当学生的选择与自身能力发生了偏差时,作为老师应怎样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干预,使得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2、动态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从静态的观点来看,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是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的。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每天都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持有动态发展的眼光,并且要始终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去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向前,促进其全面发展。
3、家校合力,携手共同进步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丰硕成果,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开展“自助餐”式作业尝试取得的一点成效,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家校合力,为学生的成长携手努力,共同进步。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