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03组别:语文组
授之以渔胜得池鱼
——刍议小学低段学生基于绘本的精读策略
[内容摘要]
绘本是目前学生们乐于阅读的,利用绘本阅读,引导学生建构精读策略,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快乐地发现,获得绘本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奥秘,不断内化,将使学生的终生受用。本文就如何建构绘本精读策略,从有的放矢,寻找个性目标,形成策略意识;合理精读内容,基于发现的快乐,让学生亲历过程,促进精读策略的生成和内化;以及优胜劣汰,学会分辨,优化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关键词]低段绘本精读策略
前言
绘本是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画与文字的合奏。低段学生识字量少,生活经验少,世界观、价值观没有形成,是接受各种印象最为敏锐,并能终身留下痕迹的时期,艺术形象的感化力量在他们身上显得更加明显突出。低段的学生对大图少字,节奏感明显,图画精美的绘本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开胃餐,让学生在进行文字阅读前从绘本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文字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何能够使儿童从绘本中收获更多,这里笔者提出从绘本阅读起始,通过绘本精读,构建儿童绘本精读策略。
一、小学低段学生绘本精读策略的意义
(一)绘本阅读指导中的现实缺失
当前,绘本作为儿童读物中的新生事物被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不少教师非常重视,在指导绘本阅读中,着重生字新词的教学,句式意义的理解,但结果却达不到预期,最终使得孩子失去了兴趣。也有教师把绘本当作是闲暇时的“点心”,可吃可不吃。更有甚者,觉得绘本价格昂贵,没有意义,更不准孩子带到校园欣赏。当然也有教师重视绘本教学,从各方面入手,上课,欣赏等等。但孩子在下一次接触绘本时仍然仅仅一看而过。
以上种种,都显示教师对绘本阅读的认识不全,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掘绘本精读的意义,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同时,教师缺少绘本精读策略意识。阅读指导课仅仅是冰山一角,想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自主前行,不跟着教师的鞭子走,最终还是需要求之于己,自己掌握一定的绘本阅读的方法,解决绘本阅读中的问题,获得收获。这就不但需要教师精心地上好绘本精读课,而且要在绘本精读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绘本精读策略。
绘本创作是以儿童为隐含读者为前提的,在优秀的绘本中,我们会看到作者给儿童留了若干扇门。儿童没有一定的阅读技能和方法,很难从绘本阅读中有所收获。
(二)绘本精读在绘本阅读中价值
绘本精读,就是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绘本,并与自己认知相结合,发现绘本中的隐含的情感。精读优秀的绘本,能使学生获得绘本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奥秘,充分地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引领学生健康快乐的进行绘本阅读,提高审美能力。
二、小学低段学生绘本精读策略的认识
(一)什么是小学低段学生绘本精读策略
认知策略认为,策略性知识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它控制人的学习和记忆和思维活动。例如,当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据此来调节自己的阅读活动并提高效率时,可以认为该学生已经学会了阅读策略。据此,我们以为,绘本精读策略是指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绘本精读方法,结合自身的认知实际选择性地读懂绘本,也就是说学生能在阅读中形成明确的策略意识,也就是寻找自己想要什么,通过利用绘本精读的方法获得新知书中隐含的,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这种精读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内化知识和技能,是真正意义上阅读能力的体现,这种内化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体验而产生。
(二)小学低段学生精读绘本策略的特点
1、图文结合所显现的直观形象与内心想象的结合
绘本精读的过程中我们利用读图、读文、想象的步骤来实现,图文结合的直观形象是可见,并利用绘本中很大的留白来挖掘孩子心中的想象,内心想象是不可见的但是却蕴藏着无穷的变化之乐。因此这样的虚实结合,使得绘本精读得到充分展开,能够充分利用这个过程使得学生习得这种方法,留下深刻印象,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绘本内在所蕴涵的积极因子与学生认知的契合
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起始阶段,绘本中所蕴含的往往都是引导孩子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都不是直接表露的,往往需要学生通过耐心仔细的发现其中的积极因子,并结合自身的认识,最后内化为新的认知。实际上,这也是阅读的收获之一。
三、小学低段精读绘本策略的实践
(一)有的放矢,寻找个性目标,形成策略意识
2011版新课标上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阅读,不应以教师的阅读分析代替学生个性的阅读行为……因此教师要有培养精读绘本策略的意识,在绘本精读的目标设计上,就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大致的规划,形成策略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绘本精读,并设计一系列为之服务的过程和体验活动,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绘本精读的策略。
例: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精读课为例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形成策略意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故事内容,明白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爱。
2.通过参与猜读想象等过程,和掌握多种绘本精读策略。
3.乐于参与表演和交流,进一步激发绘本精读的兴趣,有阅读其他绘本的愿望和热情。
有了目标的指引,就有了方向。在绘本精读的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
根据目标设定,本着形成策略意识的初衷,进行了以下谈话
师:大家都很喜欢阅读绘本,这是为什么啊?
生:我喜欢里面的图画,很精美。
生:我觉得里面的话很有意思。
生:我就是觉得很好笑。…
师:我们在阅读绘本的时候,你准备从哪些地方获得呢?
生:从短短的字上。
生:从精美的图上。
生:从没有说到的地方。
生:从封面和封底上。
生:从别人的发言里。
因为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在进行绘本精读前让学生明确绘本精读的着手点,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学生就会在阅读中关注绘本的图文以及其他方面传递出来的信息。教师则鼓励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来反复阅读,想象,交流等方法,逐步形成精读策略意识。
(二)合理精读内容,基于发现的快乐,让学生亲历过程,促进精读策略的生成和内化。
绘本精读要进入具体的内容上下手,学习策略离不开具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体验过程,以过程促进策略的生成,引导指导学生获得绘本精读策略。合理选择精读内容,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亲历过程,精读绘本,教师要做的仅仅是引导和帮助。
1.观察法
绘本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有很大的观察空间,绘本精读第一步就让学生学会观察。
例如在《爷爷一定有办法》的绘本精读过程中,有一个观察环节是看扉页,说说有什么发现?观察后不久,有的学生说发现这儿的图案像天空一样美;有的学生则一下子发现奥秘,说这是约瑟的毛毯上的花纹。这时候有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发现的?有的说是看了整本书,有的说是看了封面,这时候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懂得仔细观察必有收获的道理。
不论是自主观察发现也好,还是从交流中获得信息,再次观察发现也好,都对学生的绘本精读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在这样的实践中发现快乐,获得方法,形成精读策略。
2.朗读法
这种方法在适用于文字较多或者句式突出的绘本。尤其适合低段的学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获得更多全新认识。许多教师一直在做,因为低段学生通过听的理解往往比自己看的理解程度要高出许多。教师可以选择读给学生听,并让学生边听边看图。利用夸张或强调的语气引导孩子发现绘本当中句式反复的特点。
例如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着重读句式反复的句子,读后交流。
师:你在听的时候,觉得哪个地方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生:他们每次比的时候,大兔子总比小兔子的爱要多。
生:我通过听和看明白栗色是这样的颜色,比黄色深一些。
这是文字和图画巧妙的结合,并通过自己原有的认知结合产生新的认知,通过观察得来。
3.绘画法
儿童文学家彭懿说过,绘本里,图画是图书的生命。低龄儿童的特点也非常契合阅读绘本,很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理解和情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
例如在《爱心树》阅读中,我们选取读图想象,一步一步深入到这个孩子最后坐在树桩上垂头丧气的样子,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发,他们也许不是很理解,也没有很好的说辞来解释孩子此时的心情。但是我们在续画绘本中,很多孩子画的是再去栽了一棵树。颇有言已尽,意无穷的味道。
4.猜想法
猜想在绘本精读中的使用频率最高。我们可以猜猜后续的故事发展,可以猜猜人物的内心想法等等。
例如《狼和小羊》这本图画书,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图画语言”。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家……”。后面用一整版表现狼打开门进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慌,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想故事后续能很好的培养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如果能结合语言表达,效果可以更理想。绘本中的语言很有特色,简单,精练,反复。在绘本精读中重点关注反复的语言,品味语言,模仿语言,是一个很好的绘本精读策略。
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我们会发现不管小兔子的爱有多少,妈妈总可以找出比他更多的办法,那么小兔子还会怎么说呢?这时,给出绘本句型,让学生补白或猜想兔子会说什么,比让学生自由发挥更加妥当。
在不断地实践中多次反复使用这种方法,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使之内化自己的精读策略。
实际上,在合理选择精读内容来促进策略生成和内化上还有很多可以使用的手段,例如表演、交流、续编等等。不管何种方式,都需要不断地反复和引导。
(三)优胜劣汰,学会分辨,优化策略的选择。
课标指出,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低段的学生能够接受从过程中不断建构策略,但很难在自主阅读中使用合理合适的精读策略。这对今后的文字阅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优化策略的选择。
在交流或者表演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机会。举个例子,绘本中的文字很少有拼音,但对低段识字量少的学生的来说。无疑是个难题。在读《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学生不约而同碰到一个难字,就是“栗”,读什么,是什么意思。交流中,有学生提出这个字读什么,答案很快有人说出了。于是我们探讨是如何知道的,并且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说,我学会了查字典,是从字典中知道了读音和意思;有的学生说我之前认识这个字;还有的学生说我是听别的同学读的,又看了看图片,知道了栗色的意思。针对一系列的方法,学生们会很高兴知道了这些途径,而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分析,了解怎样的方式才是合理高效的。通过对比,学生们很快发现,听识字量多的同学读,再图文结合的方式更方便有效。
也许下一次自主阅读时,他们会在交流中进行,利用各自的信息,重组获得新的信息,表演时加入自己的认识,交流时学会分辨,这些都是通过内化策略性知识的表现,学生要通过反复的训练和教师的引导才能逐步掌握这种学习策略。但一定能对之后的阅读和学习产生良好的作用。
结束语
绘本精读策略让学生主动地发现,快乐地发现,获得绘本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奥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内化,提高自身的策略,更从中获得持久的可贵的阅读兴趣,对今后的学习产生迁移的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低段绘本精读策略的培养,将使学生的终生学习受用。
[参考文献]
[1]彭懿.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接力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2]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郭雯霞、徐小洁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