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精彩玩出名堂——做个爱玩、会玩的人
《玩出了名堂》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在上新课之前,我让孩子们就课题发表自己的感想,顿时同学们就议论纷纷了。盛雨轩说:“我觉得名堂就是很了不起的发明,很多科学家都是经过刻苦钻研,才发现的,怎么会是玩出来的呢?太不可思议了!”;章婷说:“文中的科学家是谁呀?他到底是怎么玩出名堂的呀?”杨章说:“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玩,但我们从中得到的是快乐,从没想到要从中得到发明创造。”刘凯轩说:“我平时很贪玩,爸爸妈妈就经常批评我,并警告我如果只知道玩,以后就没出息了。”同学们都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情了。
的确,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在学完本课后,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列文虎克的玩和我们平时说的玩是大不一样的,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善于动脑,不断创新,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
在上完课后,再让同学们来发表感想,这时孩子们的发言就跟开始完全不一样了。周诗佳说:“每个人都喜欢玩,玩并不是坏事,但不能整天都只知道玩。马一忡说:“我明白了,我们要像列文虎克那样,善于在玩中观察、在玩中思考。过去,我一玩电子游戏就是大半天,我想,我以后要在玩中动动脑子,兴许还能玩出什么新发现呢!”
《玩出了名堂》真是一篇很好的课文,既肯定了玩,并不是说玩是浪费时间,无所事事,一票否定的事情,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关键是能从文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懂得玩不仅要有分寸,还要在玩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有所创造。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