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跳起》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5-01-10  

        在体育教学中,跪跳起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技能,对学生的协调性、力量控制和勇气都有较高要求。本次课程,我运用多种练习方法,期望学生能掌握这一技能。以下是对本次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优点

(一)目标导向明确,环节紧扣

本次教学围绕让学生掌握跪跳起技能设定清晰目标,并设计了一系列紧密关联的教学环节。从最初的跪跳顶高,专注于培养学生向上发力的感知,为后续动作构建基础。到从高处进行跪跳下,利用高度优势降低收腿难度,让学生逐步建立动作自信。连续跪跳接跪跳下环节,着重强化发力的连贯性与节奏感。之后回归平地跪跳起,检验学生在常规状态下对技能的掌握。最后通过跪跳上,提升收腿速度,完成技能的进阶。这种环环相扣的设计,使学生能逐步攻克跪跳起的技术难点,稳步向教学目标迈进。

(二)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为让学生更好理解跪跳起动作,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除标准的动作示范与细致讲解,还融入了形象比喻,如把摆臂动作比作“展翅高飞”,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动作要点。小组竞赛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在“比一比谁的动作最标准”活动中,学生们全情投入,努力展现最佳状态。游戏化教学也贯穿其中,如“跪跳接力赛”,将枯燥的练习转化为有趣的竞赛,让学生在欢乐中提升技能。

(三)安全保障到位,学生安心

跪跳起涉及一定的身体腾空与动作技巧,安全至关重要。课前,我仔细检查场地,清理杂物,确保地面平整。准备了充足且高质量的护具,如护膝、护肘等,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务必佩戴。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危险动作,避免意外发生。这种对安全的重视,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让他们能专注于技能的学习。

二、教学不足

(一)评价反馈单一,深度不足

教学中的评价主要以教师的直观判断为主,多侧重于指出学生动作的对错,缺乏对动作背后问题的深入分析。例如,当学生跪跳起高度不够时,只是简单告知其发力不足,未进一步剖析是摆臂力量不够、收腿时机不佳,还是其他原因。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主要是口头评价,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学生自评、互评等,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

(二)高阶拓展欠缺,限制发展

对于已经掌握跪跳起基本动作的学生,缺乏进一步的高阶拓展内容。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后,能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容易在课堂中感到无聊,降低学习热情。例如,可以引入一些结合跪跳起的组合动作,如跪跳起接前滚翻等,或者设置更具挑战性的跪跳障碍,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其技能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心理引导不足,部分学生畏难

部分学生在面对跪跳起,尤其是从高处进行跪跳下时,表现出明显的恐惧与畏难情绪。我虽然关注到这一情况,但在心理引导方面做得不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恐惧的根源,未能针对性地给予鼓励和心理疏导。只是简单地安慰学生要勇敢尝试,没有提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始终无法克服心理障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

(一)构建多元评价,促进深度反思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教师评价外,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在学生自评时,引导他们从动作的连贯性、发力点的准确性、身体姿态的规范性等多个角度进行自我分析。互评环节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指出问题,更要深入分析原因,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改进方向。例如,通过视频回放,对比学生的动作与标准动作,详细分析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改进。

(二)设计进阶内容,满足多元需求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分层教学内容。对于基础扎实、已经掌握跪跳起基本动作的学生,增加高阶拓展内容。引入跪跳起与其他体操动作的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动作衔接能力与创造力。设置具有挑战性的跪跳任务,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跪跳,或者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进行跪跳,激发学生的潜力,满足他们对技能提升的需求。

(三)强化心理支持,助力勇敢挑战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支持与引导。在教学前,通过小组交流、分享经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跪跳起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降低他们的恐惧心理。对于畏难情绪明显的学生,单独沟通,了解其恐惧的具体原因,如害怕摔倒受伤等。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渐进式的挑战练习,从较低高度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持续给予鼓励与肯定,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勇敢挑战自我。



本页发表人:  
版权所有 (c) 杭州市西子湖小学 邮箱:xhxzxxx@mail.hz.zj.cn
茅家埠校区:杭州市龙井路76号 310013 电话:87997929
九 溪校区:杭州市之江路40号 310008 电话:86591220
技术支持: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