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跑》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5-01-10  

                     往返跑课后反思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往返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如起跑、加速、转身和冲刺等环节。但仍有少数学生在转身动作上不够灵活,导致速度减慢。一(1)有几个小胖墩在转身时没有降低重心,身体协调性较差,影响了整体的跑步速度。体能目标通过往返跑的练习,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然而,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来说,强度可能偏大,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了气喘吁吁、无法坚持完成规定次数的情况。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相互竞争、相互帮助,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积极参与的态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全力参与。
  本课教学内容往返跑的教学内容安排较为合理,从简单的讲解示范到逐步增加练习的次数和难度。但是,在内容的趣味性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与往返跑相关的小游戏,如接力往返跑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方采用了示范法、讲解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示范和讲解比较清晰,让学生对往返跑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在练习法的运用上,可以更加多样化。比如,除了个人练习和小组练习之外,可以增加一些创新性的练习方式,如设置不同距离的往返跑挑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挑战项目。课堂组织与管理组织形式课堂组织基本有序,按照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往返跑训练。但在分组时,可以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更加合理的搭配,避免出现个别小组速度差距过大,影响练习效果的情况.课堂纪律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但在往返跑练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兴奋度较高,出现了一些小的安全隐患,如个别学生在跑道上相互碰撞。这提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安全教育,强调在练习过程中的秩序。
今后改进措施
1.针对转身动作不灵活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设计一些专门的转身练习,如原地转身、小步幅转身跑等,提高他们的转身技巧。
2.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调整练习强度,可以适当减少往返跑的距离或者增加休息时间,同时鼓励他们逐步提高自己的体能。
3.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更多趣味性的往返跑相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优化教学方法,采用更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如设置往返跑障碍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在课堂组织上,更加合理地分组,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搭配,同时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完善教学评价,增加学生互评环节,并且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等。



本页发表人:  
版权所有 (c) 杭州市西子湖小学 邮箱:xhxzxxx@mail.hz.zj.cn
茅家埠校区:杭州市龙井路76号 310013 电话:87997929
九 溪校区:杭州市之江路40号 310008 电话:86591220
技术支持: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