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第八单元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学情实际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设计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 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从整数到分数的一次过渡。因此,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是值得关注的细节。我设计了以下导入环节。
【教学片段】:
(1)2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师:同学们喜欢吃蛋糕吗?(课件出示两块蛋糕)现在有两块蛋糕,想分给两个小朋友,你觉得怎样分,才比较公平?
师:这种分法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师:如果只有1块蛋糕(课件出示1块蛋糕),怎么分才公平?(生:每人一半)
(课件展示)是这样吗?这“一半”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2.动手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片段】:
师:你能折出一个二分之一吗?
活动一温馨提示:1.请你在长方形的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折完之后请用彩笔涂一涂。2.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折出的二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思考:大家折的方法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都是平均分成2份……)
3.运用生成,比较分数大小。
【教学片段】:
(1)折出“几分之一”。
师:想一想,除了我们刚才学习的二分之一,你认为还可能有几分之一?
小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请从信封中选择一张纸折出一个你喜欢的几分之一。然后同桌交流,说说你所折出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比一比分数的大小。
师:选择学生的作品,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比……小的分数你能找到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进行排列……)
再从作品中选出另一个分数,比它大的分数能找到吗?
你有什么发现?(在相同的图形中,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
我把图拿掉你还能比吗?(出示课件,比较分数的大小)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