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巢原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07-01  

《鸽巢原理》是人教版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原理”,指导学生在理解“鸽巢原理”这一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鸽巢原理”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但并不能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鸽巢原理”的数学模型。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经历“抽屉原理”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建立数学模型,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环节:

一、模型准备: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们玩一个游戏——抽取扑克牌。

师: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一个游戏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取出大小王后,还剩下了52张牌。如果从这52张中随意抽出5张,我敢肯定地说,这5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花色的。你们相信吗?(信、不信)

师:我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那我们来验证一下。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抽取5张牌抽的过程中请注意保密,牌不要被别人看见哦。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位同学手中的5张牌里,可能有几张牌是同花色的?(猜-验证)

师:如果再请一位同学来抽,我还敢肯定地说,抽出的5张牌中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师:其实这里面蕴含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鸽巢问题。(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导入环节的设计,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新课的学习进行了铺垫,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二、模型假设,探究鸽巢原理。

题目:我们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4支笔放入3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   )支笔。

师:题目意思读懂了吗?这句话当中,总有是什么意思? 至少呢?

预设:

师:哪个猜想是对的呢?/那这个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动手摆摆看。在摆之前请看一下活动要求:

要求:摆一摆:同桌两人为一组,所有的笔都必须放进笔筒里,允许某个笔筒空着。不考虑笔筒的顺序,只考虑笔筒内笔的支数。

(2)想一想:怎样放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3)写一写: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出示要求:想一想、画一画、摆一摆、写一写。

活动时如果有学生问就解释:第一个笔筒放4支,其它两笔筒是空的,与第2个笔筒放4支,其它两个是空的情况都属于一种情况。

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鸽巢原理,发展数学思维。】

三、课后延伸,练习巩固。

其实抽屉原理不光可以解释游戏背后的秘密,还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咱们来试一试!请拿出学习单,完成第二、第三两题。

1.活学活用:(笔算)

1)7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几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2)18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几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3)100只鸽子飞回20个鸽舍,至少有几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2.解决问题:

7位同学从动物园的猴山途经熊猫馆到海狮表演处会合(如下图),是否至少有两位同学走相同的路线?为什么?

3.选一选

阳光小学4-6年级共有481名学生,其中最小的9岁,最大的14岁。

① 至少有(  )名学生在同一年级;       

② 至少有(  )名学生的生日是同一个月份;

③ 至少有(  )名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   

④ 至少有(  )名学生是同年同月出生。   

小结:通过这一组练习,我们发现有的时候抽屉数会直接告诉我们,有的时候会隐藏起来,需要自己寻找。

   【通过延伸,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总结学法,进行反思,得到提升。】

   数学模型一般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能够运用“鸽巢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本页发表人:  
版权所有 (c) 杭州市西子湖小学 邮箱:xhxzxxx@mail.hz.zj.cn
茅家埠校区:杭州市龙井路76号 310013 电话:87997929
九 溪校区:杭州市之江路40号 310008 电话:86591220
技术支持: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