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田雪峰
《克与千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学生首次接触重量单位,虽然教材内容安排的并不难,但对于生活经验层次不同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因为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故在本节课上课前笔者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克与千克比较陌生,因为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斤来称量物体。学生对其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所以笔者调整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如下:
一、课前调查,探究先行
畅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调查斤与克和千克的关系,收集家中有重量单位的物体,去超市观察哪些地方有重量单位,表示什么意思。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将自己的收集成果带到学校,课前了解重量单位,并通过自己的调查初步感受克与千克,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切实感受,联系实际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量单位,将学生收集的东西进行对比和展示,促使学生明白每样物品用哪个单位更合适。体会数字与单位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能够在数字和单位中更加合理的理解克与千克的问题。
三、对比教学,促进认知
在教学和练习中,引导学生在估计重量的时候,进行对比,从而更准确的选择适合的单位。比如,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体重,知道了一个鸡蛋的重量,一个苹果的重量,那么在对生活中其他物体进行判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跟已知的物体进行对比,从而更加准确的判断。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笔者深刻的感受到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情景教学和生活教学至关重要,生活中的经验,密切联系着数学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促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