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一直担任道德与法治教学,一年级已经是我第三次担任任课老师了。但是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给我不同的感受。今年的101班我既是德育老师又是道德与法治老师,因此和学生的距离更近,进班管理的时间更多了。在教学第10课《我和我的家》在今年的教学中给我不一样的感觉。在:为家付出 为爱代言的活动中,我出示提问:爱还藏在哪里?
看着课本插图(妈妈做家务,爸爸辛勤工作,爷爷奶奶做饭),老师引导学生明白差异。
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家人除了对我们的爱,家人们为彼此的付出也是爱。接下来就让孩子们也来夸一夸你的家人。学生交流,完成爱心卡。这样的设计意图是,活动一是建立在课本P38页的插图以及课本引申,进一步触发学生对于自己爱父母,父母爱自己的体验。第二个环节,旨在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爱,明确家人在日常为他们做了很多。活动三是对活动一二的延伸,是课本P3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明确所谓家人的爱,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的爱才是爱,每一位家庭成员为家人做的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家人爱的表现。在交流地过程中,我发现26个孩子中,三胎家庭的居然有4个,这4个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神态中流露出来的表情比较成熟,一个女孩是家里的老二,她回到家就要管小弟弟,小弟弟也十分享受这个二姐对他的照顾。小女孩显得格外稳重。一个瘦小个男孩居然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大妹、二妹,男孩大大的眼神中流露出大哥的风范。但是在描述与两个妹妹的故事中,男孩有那么的一丝丝不满的神情。在追问中得知,家长总是让他让着两个妹妹,男孩虽有万般不满,也毫无争辩之力。
另一个小女生是家中最小的妹妹,上面有两个姐姐。该女生特别成熟,很会察言观色,一点都不娇气。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忙于打工,大姐也上班了,只有读六年级的二姐和她是最亲密的。她也没有地方可以撒娇呀!看来,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三胎家庭越来越多,三胎家庭的孩子比起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来说,对于家人的爱的理解更有广度和深度。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