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由“自我认识”到“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分学段按主题对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建构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始终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对导向,积极贯彻五大核心素养,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设计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开展。一年级下册到第二单元第8颗《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教学目标中有一条就是要:利用各种活动、视频介绍,展现大自然丰富的礼物以及人们的辛勤劳动,激发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同时体会大自然对勤劳人们的回报。
对于身处在西湖边的一年级孩子,完全接触不到水稻一系列的成长过程。每天香喷喷的白米饭还要吃不要吃的。因此将“小米粒”成长的几个要素借助视频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能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一下子就知道原来我们平日里吃的白米饭需要那么多劳动人民的双手换来的呀!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不仅知道我们吃的一粒小小的米,需要谁的帮助,在情感的激发上也水到渠成,学生更能体会到只有辛勤付出大自然才会给我们丰厚的汇报,我们更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本页发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