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教材 明晰教学目标——《我是一张纸》第1课时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06-19  

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有一个单元全是环保主题的。我校参与的是《我是一张纸》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课件评比及课堂展示。

初拿到这个任务时,我们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1.知道纸的各种形式。2.纸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要珍惜纸。初看书上的图似乎是这个目标,然而再仔细看,发现在纸的各种形式中书上出现的四幅图的目的指向并不是各种各样的纸,而是在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都有纸陪伴在我们身边,纸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又改变了第一个教学目标,从两个维度来体现纸的无处不在。从生活圈看,在生活、学习中纸无处不在;从地理空间看,家里、学校、社会,由小及大中发现纸无处不在。以点带面,层层递进。再细看第二页,讲的是纸的原材料有很多,它们大多来自大自然。最后有一幅图是纸回收后进行再生纸制造。原来它的目的指向是我们以前造纸的原料是来自大自然的,但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想办法减少用大自然的材料来制作纸张,目前就是把回收的废纸进行处理、加工变成再生纸,希望同学们长大后也可以这样思考,再更多地少使用大自然的资源,用科技的方法来改造,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所以工序复杂等都不是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解读教材,吃透里面每一幅图,了解每幅图的意图,这样才能明晰教学目标。



本页发表人:  
版权所有 (c) 杭州市西子湖小学 邮箱:xhxzxxx@mail.hz.zj.cn
茅家埠校区:杭州市龙井路76号 310013 电话:87997929
九 溪校区:杭州市之江路40号 310008 电话:86591220
技术支持: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