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学军小学2024年度工作计划
来源:发布时间:2024-06-1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对照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在“一个集团,三所小学,两个共同体”的框架下,围绕童心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校朝着“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的共同愿景不断前进。
二、工作目标:
1.深入调研,目标引领,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创新优化集团化管理方式,推动集团内各学校优质快速发展,提升学校品牌。
2.深入研究,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实践基于儿童的个性化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3.深入探索,改革创新,以综合实践活动和智慧教育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减轻师生过重负担,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三、工作举措
(一)加强领导,提升学校管理效益
1.强化党建,思想引领,打造清廉学校。
在集团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支部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规范党建,提升质量,切实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要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强化党员身份自信、教师职业自信和学校归属自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强化廉政建设,梳理廉政风险,落实一岗双责,用好第一种形态和作风效能问责机制,打造清廉学校。
2.目标导向,规划引领,科学制定“十四五”。
在总结“十三五”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深入调研,群策群力,广泛听取师生、家长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直面问题与不足,思考机遇和挑战,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学校,科学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统筹学校下一轮发展。召开教代会,修订学校制度和集团《章程》,审议学校“十四五”规划,依法办学,民主办学。
3.规模优势,集团引领,差异特色发展。
发挥集团规模优势,强化集团统一领导,强调党委和校长室的权威,切实发挥党委会和校务会的引领协调作用。厘清集团与学校的关系,统一决策,分工负责,相互支持,强调集团内各学校差异和谐特色发展。
(二)深入研究,提升学校队伍素质
1.强化担当,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提高干部政治站位,强化干部责任担当,提升干部管理水平。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和多岗位锻炼,加强集团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安排干部到北京上海一流学校挂职锻炼。强化“三长”队伍建设,开展第三轮学科工程建设。加强年级协同研究,尝试开展年段制管理研究。
2.教研一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落实隔周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做好暑假师德集中培训,严禁教师有偿家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开展“感动学军”人物评选和教育“温暖小事”宣传,塑造仪式感,发掘师德典型,提升师德境界,争做“四有”好教师。
合理配置集团师资,优化教研组内教师学历、年龄、个性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特长,形成团队合力。以三个省级课题为引领,强化过程性研究,把课题立项和论文撰写变成长周期小范围培训。发挥特级教师、项目制首席教师、学术委员等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提升班主任育人水平。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骨干教师和相对偏远校区教师倾斜。加强规划引领,开设青年教师圆桌会,梳理学军青年教师智慧孵化手册,助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3.合作共赢,提升家长育子水平
以家长学校、家长会等为载体,加大家长培训力度,统一家校育人观念,缓解家长焦虑,形成教育合力。挖掘家长和校友资源,深化家长志愿服务,组建家长志愿联盟。落实家访要求,和谐家校关系。
(三)深入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知行合一,突显德育实效。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继承雷锋中队光荣传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做好学军、学农、春秋游等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资源教室研究特殊学生。落实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工作,开展法治教育,上好道德与法治课。上好班队课,规范队日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
2.轻负高质,提升智育水平。
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完善拓展性课程,推进基于STEAM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尝试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项目制学习研究,形成学军特色的童心课程体系,认真开展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狠抓教学“五认真”,立足课堂要效益,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尊重教师教学自主权和拓展性课程开发权。进一步完善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评价导向。开展集团内联动备课、命题制度。强化技术融合,推进“教育+互联网”, 开展学校大脑建设,依托大数据为科学管理决策服务,为精准教学服务,为轻负高质服务,提高教育管理效能。
3.健康第一,强化体育锻炼。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上好体育课,坚持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普及与竞赛相统一,做好体康达标和运动会、体育节工作,形成足球、健美操、国际跳棋等特色。高度重视防近视工作,新发病率和近视率都要下降1%以上。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4.个性发展,增强美育熏陶。
严格落实美术、音乐、书法课程,不断丰富艺术类拓展性课程,帮助学生学会1-2项艺术技能。办好艺术节,组建好学校艺术社团,积极参加艺术比赛,做好棒伢儿“艺术分团”工作,扩大社团区域影响力。
5.综合实践,体验劳动快乐。
优化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孩子参与职业体验,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志愿服务。认真做好值日工作,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感受劳动的光荣,体验劳动的快乐。
(四)加强协调,努力打造和谐校园
1.多方面协调,打造学校治理共同体。
加强综合治理,做好护校安园落实安全责任,创建平安校园。完善学校与周边镇街、社区、单位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发展合力。准确研判,合理配置,加强协调,平稳做好招生工作和小升初工作。开展国防教育、卫生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育,加大特殊儿童的研究力度,对教师开展SEL(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培训。党团青工妇联合,共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学后托管服务和体育俱乐部工作。做好图书、档案工作。
加强后勤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预算管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调整中餐收费,提升中餐质量。关心后勤员工,合理提升待遇。以省整体推进智慧教育试点校和机器人教育试点校为载体,打造智慧校园,服务师生家长。创建美丽校园,打造校园角落,提炼学校故事,温馨教室办公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谋划师范附小教育博物馆。
2.多形式联动,搭建教师交流新舞台。
深化国际交流,做好与新加坡、韩国、加拿大、日本友好学校的互访,鼓励师生参与国际交流。做好与转塘小学的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工作、浦江朱宅小学的“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凯里七小九小等结对工作,共融共荣发展。做好教师发展学校工作、基地接待工作、见实习工作、6+1联盟活动等。
3.多方位宣传,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
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升“伴童年”微信公众号功能,主动对接学习强国、西湖教育、省市媒体资源。组织学校通讯队伍,办好《雏燕报》、《党员先锋》等刊物,总结学校改革经验,提升学校品牌知名度、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