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学军小学2018年度工作计划
来源:发布时间:2019-01-15
杭州市学军小学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学校建校110周年和紫金港校区开办10周年,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推动学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绿色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在“一所学校,三个校区”的框架下,以“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办学目标,以“自律、自由、自觉”的校训为宗旨,以童心教育为落脚点,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发展水平,推动学校朝着“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不断前进。
二、具体工作:
(一)凝练办学思想,达成发展共识,做好校庆系列活动
1.精心策划方案,周到组织活动
成立校庆组委会和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校庆方案,设立宣传资料中心、活动策划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开展校庆工作的领导和实施。校庆主题活动安排在年底,以宣传学校特色、教师教学研讨和学生风采展示为主题,力求绿色节俭、大气开放,凸显文化品位。
2.梳理学校历史,达成发展共识
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学校办学历史,挖掘学校文化积淀,凝练学校办学思想,尤其是要归纳总结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经验,进一步挖掘童心教育的内涵,深入探讨,达成共识,成为推动学校下一轮发展的动力。
3.力求更大影响,树立学校品牌
以校庆为载体,走访学校前辈,联系历届校友,发挥家长作用,联合社会力量,挖掘学校办学资源,形成和谐办学氛围;以校庆为契机,凝聚全体教职员工,体会荣誉感,形成归属感,增强责任感,提升使命感,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校庆为平台,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向往度。
(二)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管理体制,不断规范依法治校
1.加强队伍建设,培育卓越师资
要进一步提升干部管理水平。要激发干部办好学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干部跨校区交流,尝试干部轮岗,优化校区干部管理结构,提升干部综合管理能力。要研究干部培养的思路,放手不撒手、服从不盲从,在岗位实践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三长”队伍建设,推进学科工程建设和年级协同研究,尝试开展年段制管理研究。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境界。面对80、90后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要深入研究教师队伍的现状和新时代青年教师的特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成长的需要,激活并满足教师内在成长需求,让每一个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现。要进一步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时回应教师合理诉求,让教师在学校幸福而有尊严的工作。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把好人才进口关,做好师徒结对、教学研讨、学历进修等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工作坊的形式培养教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综合育人水平。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力推进教育科学研究,让每一位教师思考着工作。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做好学校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推出教师自主悦读购书计划,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习惯。
2.优化管理体制,平衡充分发展
加强学校统一领导,发挥整体办学优势;校区之间相对独立,培育校区特色发展。进一步研究多校区管理体制下的人事、财务、财产管理机制,让每个校区平衡而又充分的发展。理顺与钱塘外语学校小学部和转塘小学的关系,逐步厘清人事关系,实现教师逐年平稳过度。
3.深化依法治校,切实保障权益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严格按照学校《章程》办学,切实保障师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和教代会等制度。利用暑假,修订、完善学校原有规章制度。研究完善学校绩效评估制度,适时修订绩效考核办法。
(三)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评价创新,促进儿童真实成长
1.落实立德树人,培育美丽学生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校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为载体,落实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课、队日活动等课程。
进一步完善和形成围绕校训的学校课程活动,完善校训导引成长体系;加强行为规范,养成学生良好习惯。按年段推进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年级(年段)组的协同,落实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养成。
成立特殊学生教育专门小组,联合专家力量,寻求机构支持,尝试聘请专业人员,实施心理健康辅导C证全员培训考核,充分发挥学校资源教室的作用,推进特殊学生的帮扶转化工作。
2.推进课程改革,完善童心课程
从核心素养出发,改革基础性课程,完善拓展性课程,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思路丰富和完善学校童心课程体系。进一步分年段分学科深入推进基于素养发展的童心课堂研究,形成有学科特色的“基础+发展”的培养结构。开展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项目制学习研究,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发展。
严格执行省市区各项减负规定,保障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校区尝试开展秋冬季延迟上学,综合学科尝试选择性、长短课时改革。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提升学科质量。狠抓教学“五认真”,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绩效。丰富校园活动的形式和内涵,整合并创新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活动。
3.研究评价创新,形成学校特色
大力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完善学生绿色评价体系,修订学生荣誉体系,联合省市专家智力优势和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优势,创新评价技术平台,改革学生素质报告单。
(四)优化校园功能,提升信息水平,加大美丽校园建设
1.抓好标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完善服务标准,强化后勤流程管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意识,用足用好资金。关心后勤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合理提升工资待遇。
2.优化校园功能,环境更加温馨
在班额不断增加、校园日渐拥挤的形势下,要进一步研究优化校园的布局和功能设计,进一步温馨教室学习环境和教师办公环境,要不断提升专业教室和会议场所的综合利用效率。
3.提升信息水平,建设智慧校园
增加网络带宽,优化无线布点,大力推进基于钉钉平台的校园智慧管理,实现云和移动办公,提升管理效能。拓展电子宣传平台,采购无线应用设备,积累丰富的数字资源,推进自带设备学习。实施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成立IPAD教师研究小组,探索移动教学,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辅助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尝试常态化网络直播课程,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成长。
(五)加强内外合作,深化国际理解,增加教育开放力度
1.实施开放办学,落实综合治理
主动对接周边,争取各界支持,形成和谐的办学环境;强化校际交流,做好对标创标、结对互助、“6+1”联盟等工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对接周边高校资源,成立学校发展智库,引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做好基地校接待工作,做好挂职锻炼、见习实习工作。
继续做好平安校园建设、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认真开展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传染病、慢性病和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图书、档案建设工作。
2.深化国际理解,对接世界一流
面对后峰会、前亚运的形势,学校要深化国际交流,开拓结对学校,深入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积极参加国际学术论坛,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比赛。
3.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强化家委会的工作,创新家长学校开课形式,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子观,形成尊师重教、支持教师、理解教师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尝试推进家长论坛和家长学分制培训机制。
4.抓好教育宣传,打造学校品牌
充分发挥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努力办好校园网、“伴童年”、《雏燕报》、《党员先锋》、《学军青年》。加强与各级新闻单位和上级部门的联系,以校庆为契机,大力宣传报道学校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新成就,树立良好形象,打造学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