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学军小学2015年度工作计划

来源:发布时间:2019-01-15

 

拉高标杆  提升品质

杭州市学军小学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是学校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下一个五年发展的规划之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

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西湖区教育局工作计划为指针,拉高标杆,品质办学,以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办学目标,以自律、自由、自觉的校训为宗旨,继续践行基于儿童文化的个性化教育,实现童心教育的再起航,向着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前进。

具体工作:

  • 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后续发展

   用规划助推理想,科学规划是教育自觉的体现,也是领导智慧的反映,仰望星空,做好规划,脚踏实地,寻求改进和发展。

  (一)启动学校第七个五年规划

    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寻找新一轮发展的目标,调用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进一步走进儿童,实施全人的教育。拉高标杆,制定切实可行的下一轮发展规划,用规划引领学校品质的提升。我们觉得,面对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判断,我们需要能更加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学校,提供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的需要的教育,要思考和谋划,新时期学校的转型升级,学校将更加民主与开放,更加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更加尊重人的成长节奏,向着一个进一步提供丰富资源供学生合作、探究、体验的方向发展。

  (二)制定紧密型二轮发展规划

    学校和转塘小学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已经进入第二轮合作,如何在第一轮的基础上,结合两所学校的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互联互通规划,为两所学校的更具内涵和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要为转塘小学特色持续发展练好内功,要建立和形成两校合作的新常态,走向双品牌发展的目标。

  (三)启动第二轮学科工程建设

    学校的学科工程计划第一轮已经接近尾声,学校要对第一轮的学科工程建设进行反思总结,同时启动第二轮计划,第二轮的培育过程中,要在丰富课程和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卓越教师”的特色项目进一步培育学科名教师上下功夫。

  • 加强管理研究,保障全面提升

   面对“一所学校、三个校区、两个合作体”的格局,要从领导与管理着手,以法治思维治理学校,寻求责权利统一,更大程度调动积极性,更大程度保障各校(区)内涵特色发展。

  (一)开放办学,深化依法治校

    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走向法治和开放的社会,要培育学校的法治思维,发扬法治精神,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依法领导学校,依法管理学校,依法发展学校。成立学校法律顾问团,指导帮助学校发展。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权益。要进一步加大对干部和教师相关法律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意识,依法执教。

  (二)统一领导,保障学校品质

   面对学校“一所学校、三个校区、两个合作体”的格局,如何保障学校高品质的均衡发展,需要加强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统一性的要求,强化学军标识,尤其是学军小学教育的内涵标识,保障各校区教育品质。要强化学校教代会和校务会的权威性,要进一步明晰学校的价值观,进一步推进价值领导。

  (三)责权统一,深化自主发展

   在学校价值的统领下,进一步研究校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策略,强化校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管理职能,进一步落实责权的统一,在基本绩效统一的情况下,进一步推进经费两级管理,逐步尝试校长奖励基金以及年终绩效的分校区制度的实施,以便考核更具有针对性。

  (四)深化特色,完善文化体系

   根据学校发展提升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各校区的特色发展,根据各校区的实际,强化校区自主发展,强化校园软性文化的提升,通过软布置,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得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有课程。2015年做好求智校区维修以及功能调整的一期工程,为到2016年全面完成做好基础性准备。

  • 实施卓越计划,保障师资水平

   把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保障,通过实施卓越教师特色项目,进一步构建智慧学习型教师团队,促进不同层次教师不断成长,保障学校高水平发展。

  (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发展关键靠教师队伍,核心是干部队伍,面对发展,学校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来领导推动学校发展。学校要研究干部培养的思路,做到放手不撒手,在岗位上锻炼指导成长。要形成切实有效的机制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提升学校中层干部的现场领导力,提升“三长”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组织能力,切实提升学校活动的扎实性和有效性。加强干部学习交流的管理,建立管理案例的研究,反思积累管理经验。

  (二)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进一步研究完善学校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大奖优罚劣,进一步通过考核评估激励团队,发现优点,树立典型,榜样引路。逐步尝试学校和校区两级绩效评估的思路,加大校区绩效考核的自主性。发挥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作用,使得绩效向着更加符合教育本原方向发展,使得绩效评估进一步激励团队和谐文明、

  (三)提升队伍师德层次

   师德是教师队伍的核心,进一步研究新时期教师的特点,谋划教师成长的路径,研究教师成长的需要,发现教师的爱的闪光,激活并满足教师内在成长需求,实施分层培养。探寻教师专业发展和助推师德水平的结合点,让教师的师德更具有专业性,培育教师专业精神,从而提升教师的师德层次和水平。

  (四)提升队伍专业水平

   要进一步提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结合岗位提升岗位专业能力。要继承和发扬学校教师培养的传统,继续发挥师徒结对、课堂比武、课题研究、校本研修、学历进修等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方法,尝试实施工作坊的形式培养教师,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提升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水平,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班级领导能力,家长的家庭育子能力。

  • 抓好课程改革,推进内涵发展

    以杭州市首批课改实验学校为契机,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进一步以儿童文化为视角,以评价改革为导向,以童心课程为重点,以童心家园为载体,以学科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改革。

  (一)轻负高质,保障持续发展

   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进一步淡化功利质量追求,进一步研究儿童成长规律,进一步认识小学教育的本质,自觉贯彻省市区的各项减负规定,自觉服务于孩子的健康持续成长。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学校负担监测系统,科学调查孩子的学业负担。加强教学管理,以学定教,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绩效。

  (二)科研兴校,提升研究品质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树立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断学习,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突破枷锁。做好学校在评价改革、班级文化、课堂教学等方便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全校推广工作。管理好学校核心重大课题,建立课题网络,做到人人有研究,事事有思考,以批判、反思的视角审视教育,寻找新的突破。做好核心课题“童心课堂”的总结结题工作。继续以美丽学生为切点,深化学校德育评价改革,进一步以班级公约建设为抓手深化班级文化建设,进一步以“以学定教、玩转课堂”等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以丰富性、选择性为方向推进课程资源建设等推动学校转型升级。

  (三)把握童心,完善课程体系 

   牢牢把握童心,引导各部门以及全体教师不断树立课程意识。以美丽学生培育为目标,改革学校学生评价体系,推进德育、少先队等工作课程化,以“必修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思路丰富和完善学校“童心课程”体系。推进生活技能课程、社团选择性课程、校外拓展课程、团队游戏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小问号探究课程、校园节日课程的开发和研制。从课程指南、课程时间、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多个维度进行构建,完善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

    学校德育工作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学校行为规范的教育紧紧的结合在一起,结合必修课程、读书活动、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少先队活动课等课程,渗透并抓好禁毒教育、廉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强化对教师德育教育的考核评价,进一步凸显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以课程的视角进一步发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橱窗以及队日活动等载体的教育作用。  

  (三)童心课堂,提高课堂绩效

    进一步推进童心课堂的研究,不断转变课堂评价观念,学习研究佐藤学《宁静的课堂革命》等书籍,实事求是的研究不同孩子的成长需求,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形成多元的丰富的童心课堂形态,满足更多的孩子的成长需求,尽力提高课堂的绩效。通过各学科的专题研讨活动,推进课堂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低段玩转数学项目的教材编制工作,推进低段语文课程改革,进一步构建钱塘35分钟课时体系,推进高年级“以学定教”课堂改革的实施。完成“童心课堂”书籍的撰写出版工作。

  (四)体艺工作,丰富学生生活

    不断树立身体健康第一的校园生活目标,在开齐开足所有课程的基础上,提升体育、艺术学科的质量,拓展丰富校园体育、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涵,要创生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活动。要注意趣味性、发展性、教育性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普及型和提高性的结合,要注重展示式和全员参与式的结合。

  • 抓好标准管理,提升后勤质量

   要加大后勤管理标准化的进程,编制后勤管理指南,实施后勤工作程序化、制度化管理。

  • 完善后勤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后勤岗位职责的学习,实行岗位考核制度,提高后勤行政人员的工作绩效。研究各校区派遣后勤人员的配置标准,精简派遣后勤卫生人员,合理提高岗位待遇,关心后勤员工生活,稳定队伍。继续巩固后勤员工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提高后勤员工的整体素质。

  • 完善后勤服务标准,实施程序管理

研究形成后勤岗位时序性指导手册,建立后勤岗位服务标准;加强对食堂卫生、菜肴品质的管理,加强对校园饮水的安全管理,尝试部分内容外包服务。加强财产管理,根据财产报废时间及时维修和更新设施设备。对低值易耗品建立学校更新制度,推进网络化分部门公开管理。

  • 提高教育信息水平,优化数字环境

深化浙江省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建设项目,进行校内中期评估,保障信息网站管理人员,加快推进速度,提高数字化校园的友好程度,实现更大范围的网络化管理。加大数字化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建立积累更为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系统,友好点播使用,提高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效益。提升网络带宽,进一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互动平台建设,使得学校校园网站向着学校网校方向发展。

  •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高经费效益

   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合理预算学校经费,要用足用好所拨款项,专题研究学校社团经费、教师培训经费、共同体专项经费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 深化综合治理,促进学校和谐

    (一)落实开放战略

    推进校园开放战略,挖掘学校潜在优势资源,加强校内外合作,促进学校发展。加强和科研院校的合作,提升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加强校际合作,做好城乡结对工作,互助互学共同提高;在与原有姐妹学校交流的基础上,加强国内外合作,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选择与相关单位合作,形成共建发展。利用和整合一切有力因素,推动学校教育综合提升。

   (二)抓好综合治理

学校要主动和多方面进行联系,做好协调工作。要注意和周边单位的协调,形成一个综合治理的和谐环境,落实安全责任,保证校园安全,创建平安校园。继续做好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要重视全校师生开展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开展关心下一代教育。切实做好甲流、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和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图书、档案建设工作,提升档案建设水平,争取省级先进。爱国卫生工作继续保持省级先进水平。

  (三)做好基地工作

认真做好对外接待工作,做好见、实习工作,做好杭州市干训基地工作,积极开展城乡结对活动,为杭州市教育的均衡发展服务。作为杭州市政府涉外参观单位,杭州市的对外窗口,杭州市旅游资源点,积极做好外事工作,认真组织好对内外事接待,对外外事出访,做到外事工作无小事。

(四)抓好教育宣传

充分发挥教育宣传与信息工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继续办好《伴童年》《雏燕报》《党员先锋》《学军青年》,新办《童心教育》杂志,加强与各新闻单位以及上级部门的联系,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西湖教育信息网,宣传报道我校教育的新举措和新成就,树立良好形象。加强教育信息的考核工作,提高教育信息的时效和质量。

 

2014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