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理念
1.办学理念。“飞扬每一位学生的美丽青春”,是我校的核心办学思想。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促进每一位学生成为更出色的自己,进而创建健康、全面、创新的高品质学校教育。
2.课程理念。“支持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的课程理念。首先,课程要为学生需要开设。学校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向学生提供优质精致的教育产品——“学校课程”。其次,课程要为学生发展奠基。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的品格修养、智能学养、身心素养及个性特长等全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是由每个学生的个性构成的全面多样性,而不是全体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最后,课程要为学生个性服务。学校课程的设置、开发既要注重全面发展,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有怎样的发展需求,学校就要提供相应的教育”。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发挥其特长个性,进而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
3.素养理念。学校的意义就是要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课程规划要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素养服务。即课程设置、开发要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服务。
二、课程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的实施所要达到的标准和目的,它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因此,课程目标即学生发展目标。我校基于“飞扬每一位学生的美丽青春”办学思想和“支持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课程理念,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一个个“身心健康、仁义文雅(有品有义有识有趣)的新优少年”。
2.核心素养框架
我校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身心健康,仁义文雅,目的是培养有爱、有品、有义、有识、有趣的人。“仁”主要指善良友爱有规则(德),即品行优(有爱、有品);“义”主要指正义合作有担当(德、劳),即合作优(有义);“文”主要指实践创新有文化(智),即学业优(有识);“雅”主要指健康雅致有特长(体美),即身心优、特长优(有趣)。
核心素养结构图:
三、课程结构
学校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了结构化设计,初步构建了“仁义文雅”四大课程结构体系。学校将管理层面的三类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及学科层面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统一整合成为“仁义文雅”四大课程,共同培育文溪中学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身心健康、仁义文雅的新优少年”。
课程结构框架
课程类别 | 培养目标 | 核心素养 | 基础性课程 | 拓展性课程 | ||
学科类 | 体艺类 | 实践类 | ||||
仁课程 | 有品的人 | 善良友爱有规则(品行优)(德) | 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青春课程 | 古诗鉴赏 英文阅读 模拟法庭 | 网上祭英灵、敬老院活动、重阳节、清明节等主题教育 | |
义课程 | 有义的人 | 正义合作有担当(合作优)(德劳) |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与社会、青春课程 | 我与植物共成长 趣配音 | 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值周课程、第二课堂 | |
文课程 | 有识的人 | 实践创新有文化(学业优)(智劳) | 语数外科社、道德与法治 | 科海遨游、数学大脑 | 戏剧社、摄影、魔术 | 图像设计、科技俱乐、海模课程、无人机、生物实验室 |
雅课程 | 有趣的人 | 健康雅致有特长(身心优、特长优) (体美) | 体育与健康、美术、音乐、心理健康教育、青春课程 | 美文欣赏、电影欣赏 演讲与口才 | 快乐女足、快乐男篮、击剑馆、太极功夫扇、西溪船拳、溪绘画社、合唱社、陶艺、舞蹈、默默书法轩 | 西溪小花篮、木艺stem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