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10月25日下午,我校首届学术节之新教师文科共诊活动在学校报告厅进行,此次活动由教科室主任朱丽娜老师主持,先由新教师立足自己的推门课进行“自诊”,随后再请师傅进行“共诊”,对新教师的课堂进行诊断,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是英语组的王佳敏老师进行自诊汇报。王老师的授课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My name’s Gina中Section B的第一课时部分。王老师回顾自己课堂的各个环节,反思了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小组积分制令整节课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学生发言、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较大调动;但课堂上的部分教师用语欠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难以理解。王老师还总结道:学生是需要反复操练的,例如课前准备,例如朗读中的语音语调,例如知识点回顾,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前后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王老师的师傅陈沁老师对其进行了共诊。陈老师从课堂导入、知识点呈现、课堂操练、知识巩固、教学环节衔接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这六个方面,赞扬王老师不仅课堂教态自然老练,而且充分利用跟读软件、提升课堂语音训练的效率,为英语课堂带来新鲜的血液。同时,陈老师也给出了两点建议:导入环节的歌曲是学生都很熟悉的,因此可以让学生跟着视频和字幕一起合唱,增加参与感和趣味性;其次,为了培养学生听力习惯、听力能力和英语思考的习惯,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少使用或不使用中文指令,针对初一学生的学情,降低英语指令的难度,如果遇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可以采用师生对话或者生生对话的方式来起到示范作用。
接着是语文组的陈不染老师立足所得与所失,基于自己的推门课《散步》进行自诊汇报。陈老师认为自己在此次推门课中有如下四点“得”: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帮助学生基于《散步》写一首小诗展现其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板块清晰;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对话灵活;板书有设计感。陈老师还反思了自己在此次推门课中的不足之处:备课不够充分,具体表现为:裸读环节匆匆结束;课堂未体现“多元解读”;主问题的设计缺乏引导、对“世界”的探究浮于表面。针对“所失”,从教师自身角度,陈老师总结道:教师要动用自己全部阅读经验,打开全部文学感官,进行质与量都充足的独立“裸读”;教师要围绕课文与教学重难点,专注文本,抓住课后问题,进行有逻辑的删减、编排,课堂主问题的设计要简洁有力;教师要学会“借力”,充分利用《作业本》、《教学参考书》以及预学单。
陈老师的师傅李胜建校长以“三真课味”为题,对陈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共诊。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凭借朗读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珍贵、通过比较阅读感悟生命的责任与价值、借助辅助资料探索生命与世界的意义,李校长认为这体现了陈老师真实而又个性的文本解读与设计。李校长还赞扬了陈老师真切而又落地的教学举措与指导:包括预习单、作业本、单元提示、练习训练等在内有效的教学支架,如诗歌的处理、朗读、及时评价、语言的品味等有效的教师指导,自学、小组讨论、朗读、表演等多样且有效的学生活动,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朗读与品味、教师与学生等有效的和谐统一。最后,李校长给出了他真诚而又坦率的教学交流与建议:个性的文本解读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设计环节支撑,才能一气呵成而相得益彰,自圆其说;预习单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与评价手段。
本次共诊活动精彩纷呈,文溪中学的新教师团队充满朝气,老教师经验丰富、看问题周全。对于新教师们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与成长,也为他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此次共诊活动参与度高,针对性强,有助于全体教师专业上的共同成长,真可谓是一次扎实而又有效的活动!老师们都纷纷期待着下一次精彩共诊活动的到来。
图文:陆慧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