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促成长,交流共提升——记社会组周周行活动
作者:汪芹 来源:杭州市文溪中学 时间:2019-06-06

搭建教学平台,展示教师风采,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两校教师共同成长,2019年65日下午,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与我校的社会组教师聚文溪中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共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我校张俏俏老师与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岑琪辉老师课堂教学的精彩演绎之同课异构——《海拔最高的牧区》,第二环节是两校教研组老师围绕两位老师所执教的课开展共同教研。

首先为大家奉上精彩一课的是来自文溪中学的张俏俏老师。青藏美食之品尝、青藏特色之探究、青藏生活之体验、青藏印象之留念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1.jpg


教学伊始,张老师抓住学生喜爱美食这一心理特点,用奶片与糌粑激起了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学习兴趣。为深入探究青藏地区的特色,张老师先让学生通过智通课堂完成青藏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填写,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然后由两位同学再现主人公小均的入藏经历,介绍并分析青藏地区的生活特色及畜牧业发展的原因。把整堂带入高潮的是张老师带领大家亲手制作糌粑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对青藏地区的特色美食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学生动手在智通课堂上绘制代表青藏印象的邮票。邮票绘出的是高原文化,寄托的是同学们对青藏地区的美好祝愿。

紧接着是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岑琪辉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一份“牦牛认养”协议书,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串起了资格认定、牧民互动、金币使用三个教学板块。


2.jpg


教学第一环节是认养资格的认定。岑老师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及图片,自主学习牦牛的分布位置及生活环境,在掌握四大地理分区、主要地形区、所处阶梯及行政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整理的学习方法。第二环节是牧民互动,以小组为单位,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了解青藏地区人们的生活特色,并从自然环境、牧业生产角度分析其原因。最后的金币使用环节,则是对本课的一个拓展提升,通过提供金币使用方案,探究优化牦牛奶生活各环节的方法,感受牧区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并为青藏地区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发展理念在“牦牛认养”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巧妙渗透。


4.JPG


课后,张俏俏老师和岑琪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从载体的选择到设计方案的改变,从课前教学道具的准备到课堂各环节的流畅演绎,无不凝聚着两位老师的心血与智慧。

最后,两校的听课老师也作了精彩点评。大家都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教学中的亮点:思路新点子棒,注重学生活动与生活体验,载体巧妙串联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别出心裁的板书等。同时也从更高的层面对两位老师提出了几点要求。

学习交流的时光虽然短暂,但大家都觉得收获满满。两位年轻的执教老师通过这样的平台,得到了锻炼,促进了成长;听课的老师们也在教研交流的过程中对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活动如何挖掘多种教学资源、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落实知识点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思考大家都希望今后类似的联合教研活动可以多一些以此为大家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机会,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图文 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