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我的家风故事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于每个家庭而言,都有其独特的家风传承,宛如熠熠生辉的瑰宝,代代相传,润泽着家族的每一代人。我们家也毫不例外,那蕴含着深刻智慧与传统美德的家风,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在生活的海洋中航行。
我们家的家风一——勤俭持家。爷爷奶奶出生于物资匮乏的 70 年代,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温饱都是一种奢求,鸡鸭鱼肉、牛奶水果这些在如今看似平常的食物,在当时却是过年都难以品尝到的奢侈品。艰难的生活环境塑造了爷爷奶奶勤俭持家的品质,他们深知每一份资源的珍贵,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爷爷奶奶还是保持着原来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并且言传身教的将勤俭持家这样优良的家风传给我们。
我们家会进行垃圾分类,将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定期拿到回收站进行回收。爷爷奶奶每次整理的时候都会让我和弟弟帮忙,奶奶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们:“虽然这些垃圾卖不了多少钱,但一丝一毫都不能浪费。” 她的话语虽然朴实,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奶奶的言传身教下,我和弟弟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我们会自觉地将喝完的饮料瓶收集起来,等待回收的那一刻,仿佛我们也在为保护环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小却坚定的力量。
我们家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蕃薯、玉米、青菜等等都是爷爷亲手种的。爷爷会带我和弟弟一起去地里种菜,教我们认识各种各样的蔬菜。每次顶着大太阳种菜都很辛苦,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孩子们,只有亲身经历了食物从种子到餐桌的过程,才会真正明白它们的来之不易,才不会轻易浪费。”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我和弟弟都深刻地领悟到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养成了不浪费每一粒粮食的好习惯。这种勤俭持家的家风,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和感恩之情的传承。
我们家的家风二——和谐。在我们家,和谐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家务分工是我们家和谐运转的一个重要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范围,烧饭、盛饭、洗碗、拖地等家务活都被合理地分配到各个成员身上,形成了一种有序而和谐的生活节奏。每到周末的时候,我和弟弟负责写作业,妈妈负责断、舍、离,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收拾干净,爸爸会给我们准备丰盛的饭菜,周末那就是爷爷奶奶休息的日子啦,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各司其职。这种和谐的家风,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让我们明白,家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地方,是我们永远的依靠。
我们家的家风三——尊老爱幼。每次我在坐地铁时,看到有老人站着时,我都会让他先坐。我见到小朋友也会让他坐。在家里与弟弟相处时,他有不会做的题都会来问我。我会耐心地坐在他身边,为他讲解每一道题目。我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一步地引导他找到解题的思路。有时候,一道题可能需要讲解多次,但我从不厌烦,也不会因为他一时听不懂而气恼。我会一直耐心地教下去,直到他完全掌握为止。而弟弟也会认真地听我讲解,他那专注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我的尊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也让尊老爱幼的家风在我们的互动中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家风是闪闪发光的明殊,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家风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风,滋养我们年幼的心;家风是冬日里的暖阳,带给我们浓浓的暖意。
文:金瑾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