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群人,面对疫情不退反进;
有那么一群人,放弃假期义无反顾;
有那么一群人,冲锋抗疫毫无怨言!
他们就是最美西教人,这个冬天的那抹红——防疫志愿者。杭州市文理小学就有那么几个可爱的老师,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着。
郑中伟
疫情不停,工作不停!
作为学校分管领导,郑中伟除了保障学校开学的防疫准备之外,还第一时间报名区防疫志愿服务。
连续十五天“作战”,郑中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党员干部的先锋形象。
陈艺浩
舍小家,为大家!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陈艺浩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教育系统下沉基层志愿者服务工作,在三墩一组第一片区防疫小组担任组长一职。
接到任务后,他连夜将家中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送到了老家,虽心中有千万不舍,但他毫不犹豫。
投入新的岗位后,他能够认真学习领导讲话和文件精神,组织协调好组内成员与镇府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巡查工作。每天做到“五个一”:上午集中一小会,中午集中一梳理,下午追踪一回头,傍晚回顾一总结,晚上任务一对接。总之,所有的数据、问题的收集和建议,他都会与组员们有商有量,并且进行实地走访,确保数据的准确有效。
华亚妮
白天做志愿者,晚上加班无怨言!
看到志愿者报名通知,还在萧山老家的华亚妮,马上就向学校报名。她的爱人在安全厅工作,任务也很繁重,但是一家人非常支持她的决定,带着儿子一起回杭。
由于“线上教学”的需要,由文理小学承担西湖区语文三下年级14节微课的制作任务,由她协调、负责。白天,她下沉到社区做志愿者,晚上在线上和团队老师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力求精致。同时,作为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在和学科组长充分讨论的前提下,学校形成了各学科各年级“线上教学”建议,并利用学校公众号,特别策划并推出两期“文理学子宅家新攻略”。
由于时间紧张,只能争分夺秒,每天工作到三更半夜是华老师的常态,但是她从无怨言。
王红侠
不累,没有困难!
王红侠同志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在三墩片区负责杨家桥厨房斗两个社区,从工作开始的第一天起她把自己的钉钉名也改成了这两个社区名。
每次问她累不累她总是说:“不累,没有困难!跟那些赶赴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还有那些没日没夜防控疫情的工作者相比,我只是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帮居民测量体温或者做一些疫情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疾病,配合做好自我防护。”
她是一名普通的校医,但她又是不平凡的疫情防控战士。
许虹
累 并 快 乐 着!
在上级征集第一批志愿者报名时,许虹同志毫不犹豫参加,她说:“组织需要我,我就站出来!”
许虹作为第三批下沉志愿者,主要任务是社区疫情逐户排摸,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她耐心、细致地给辖区内每个住户打电话,详细地询问住户相关信息,给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份份详尽的疫情情况摸查内容。几个小时连续不断地打电话让她每天回家筋疲力尽,但听到住户说“谢谢,辛苦!”“注意个人安全”等温暖的话时,她感到累并快乐着!
郭媛媛
家人支持,业主配合,值了!
作为一位六年级的语文老师、班主任,两个孩子的妈妈,郭老师在疫情面前没有退缩。丈夫已在一线,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她怀着忐忑的心情跟家里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爷爷这位老党员百分之百支持:“放心,家里有我们。”
郭老师在德加社区担任志愿者工作,她总是耐心地询问房屋信息,业主的身体状况,提醒出租的业主登记租客信息。有些年纪大的业主,记不住复杂的步骤,她就贴心地发送信息提醒。一天下来,耳朵被手机熨得发烫,顾不上喝口水润润嗓子。看到已排查的住户名册越摞越高,住户也越来越配合,郭老师说:“值了!”
我们坚信,众志成城,必能共克时艰!我们铭记,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是西湖的那抹红曾经增过光,添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