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学科研>>教学活动 >> 正文

杭州市上泗中学——“特级教师面对面,轻负高效助成长” ——吴晴晴、宋江伟首席教师工作室活动暨2021学年第一学期上泗中学科学主题教研活动

作者:|文章来源:杭州市上泗中学|2021-09-27

“特级教师面对面,轻负高效助成长

——吴晴晴、宋江伟首席教师工作室活动暨2021学年第一学期上泗中学科学主题教研活动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业务素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升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创新,努力做到减量不减质,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扎实推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

915日上午,在这个秋风送爽的季节里,在初中科学特级教师——严国忠老师的指导下,杭州市上泗中学全体科学教师以及吴晴晴、宋江伟首席教师工作室成员一起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通过课堂展示、说评课、微观点报告、专家引领等系列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优化课堂实效性。

课堂展示

沈颖老师从几个化合物的分类引入课堂,接着沈老师带领学生从酸碱反应和电离形成的微粒角度认识了盐的定义。在学生对盐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以碳酸钠为例,学生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推测和验证性实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验,对碳酸钠常见的化学性质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沈老师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碳酸钠与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碳酸钠离子和氢离子的反应,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归纳总结碳酸根的其他性质。

本堂课立足于“微观探析”与“证据推理”展开教学设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同时渗透化学学习的微粒观,为学生将来的高中学习做了铺垫。

说课评课

课后,在华杰老师的主持下全体参与活动的教师对本课进行了研讨。

沈老师深度剖析了自己本堂课的设计意图,同时对课堂的生成情况进行了反馈。

与会的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丁华锋老师评价本堂课很精彩,同时他也提出了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比如在学生分类出现错误的时候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是不是更好,在探究盐的电离概念时,能否让学生自己举例补充。

唐美琴老师评价本堂课节奏把控到位,科学方法与课堂深度融合。唐老师对实验问题呈现和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措施。

严国忠老师评价高度肯定了沈老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大环节的设计。本堂课切实有利于学生学习复分解概念,建立微粒观念,能帮助学生应对离子鉴别类型的习题。4个教学环节也很清晰到位。严老师也细致的对沈老师教学具体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包括如何设计板书,重视基本概念和教材细节内容。

微观点分享

我校初三教师郝晶晶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三教学实践与思考。郝老师认为学生由于学习兴趣低或者作业难度而导致的课业负担重是“双减”的原因之一。对此,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对应着两个思路——增加学生内驱力、提高课堂效率。

郝老师接着从学校层面、备课组团队层面、教学层面分析了我校目前在进行的一系列基于学生学情的教学实践措施。

名师讲座

严国忠老师进行了题为《探索“双减”之路——课内“学”要增效,课外“习”要减负》的报告。严老师分析了国家、省、市关于“双减”的政策文件,严老师认为为落实“双减”,需要课堂转型,达到课堂增效。

他认为作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到了巩固与评价、培养与发展、反馈与交流的作用,作业的三大功能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但是不是不是越多越好,作业数量应该适当,难度应适中。

严老师认为学生的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之所以重,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有一部分原因,为了落实“双减”,有必要探索课堂增效的方式。他与老师们分享了一些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并建议在学前,教学设计要立足学生基础差异;在学中,教学实施要围绕学生的问题呈现;在学后,教学反馈要顾及学生输出原因。

校长总结

吴晴晴校长最后总结说,严国忠老师是“接地气”的特级教师。严老师是切实的从一线教师能操作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宝贵的教学建议,实实在在的从老师们的教学需求出发分享了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智慧。老师们的课堂要从学生需求出发,针对学生的阻点、障碍点、困难点进行突破。

吴校长也提出了她的一点期待,期待“大咖来临”,能作为学校教学改进措施的指引点。双减,我们在路上,我们的课堂在改革。

图片 3.png